机械百科全书
伟大的想法是不分年代的,当然技术的限制可能无法完全实现思想家们当时天马行空的理念。在1949年,Angel Ruiz Robles便想到了使用一种新型图书,来替代对于孩子们来说过于沉重的百科全书。“机械百科全书”是一种轻量级的、卷轴式的阅读设备,将内容集中在一个手提箱中,方便携带。当然,这种概念虽然极富远见,但仍不太实用,相当于一种原型机,并未形成广泛标准。
电子文本格式诞生
1971年,Michael Hart获得一亿美元的研究基金,开始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使用Xerox Sigma V大型计算机进行研究。随后,他决定将书籍电子化,开始制作电子版的《独立宣言》,并发送给网络上的用户,这就是著名的“古腾堡计划”,预示着电子书格式正式诞生。
第一台电子阅读器
索尼在1991年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阅读器,相当于Walkman的延伸。这是一个大约1公斤重的设备,采用了折叠造型,看上去相当厚重。它内置了3.5英寸屏幕,使用磁盘作为存储介质,随机附赠了包括百科全书、健康及翻译类的图书,大约包括10万页文字及3、2万张图片。
当然,硬件本身并不便宜,售价约550美元,而额外的磁盘每张在20至50美元之间。较高的价格导致这款设备仅在日本市场获得了小范围的成功。
电子书时代来临
真正的电子书时代于1998年开始,虽然仅有少数几个实际设备上市。当时,NuvoMedia获得了老牌书店Barnes & Noble,推出了Rocket eBook。这款电子书看上去像是平装书的延伸,尺寸并不算便携,拥有一块支持背光的单色屏幕,可存储最多16000页文字,电池寿命则为17至3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