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徐工总裁王民曾遭对手鄙视列入黑名单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22
核心提示:
讯: 被看轻的时代

  1989年,作为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民第一次被派到国外。那是去德国的利勃海尔参加为期3周的起重机技术培训。

  摆在王民眼前的是漆成黄色的整洁的起重机,一排排如艺术品。

  那时的利勃海尔是全球最先进的起重机产出地,在它的产品达到800吨水平时,中国才生产50吨级的产品。

  关键是,那时国内企业都以“卖掉产品”为目标,“没有质量意识,也没有用户意识。”王民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徐工集团曾经出口过一批产品,下船后,客户问为什么送来二手货。

  “漆掉了,生锈了,包括电镀的油缸、螺栓都锈了。”王民说,客户最终拒收。

  “那时西方已经进入奥迪时代,我们仍然开着手扶拖拉机。”在利勃海尔的这次经历,有一个令王民终身难忘的情节。

  德国老工程师曾热情地告诉他们:“你们用摄像机全录制下来也行。”但是午饭时,中方翻译人员说,老工程师后边还跟了一句话:“反正你们再怎么学,也永远做不到。”

  “但是他们不让日本人看,因为日本人学得太快了。”王民觉得,德国人向他们毫无保留地展示,“是觉得那是小学生看研究生的作业”。

  这件事,在徐工集团的工程师中传讲了十几年。年轻工程师,无一不曾被此激励过。

被当做对手的时代

  2006年的上海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利勃海尔的高管在看到徐工集团的200吨、300吨全路面起重机后说,在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对手。

  2011年,王民随徐州市领导去美国卡特彼勒参观。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对方却把他从进厂参观的名单中划掉。

  “但是,我很骄傲。”王民说。

  此前在2009年,向来标榜最开放的“工程机械奥林匹克”慕尼黑宝马展览会,徐工集团派出上百人的技术团队赴会参观学习,结果签证一再被延期,最后许多人被拒签。

  “尤其是主任设计师以上的工程师,全部被拒签。”王民回忆。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