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落地:海阳核电的前世今生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20
核心提示:
讯:自古山南水北,谓之阳。海阳,海之北也。这个多年来偏安山东半岛东南部一隅的海滨小城,将注定因一座 核电站载入史册。

自主化依托工程,挑起了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大梁。中国核电人立志要从AP1000起步,跑步前进,完成中国核电的自主化。海阳核电能否不负重托、将来以何面目世人?前不久,记者亲赴海阳核电建设现场,试图寻找这座中国目前最大核电站令世界瞩目的理由。

需求也更为迫切,山东建核电的设想未能进入国家梯队。

  直到1995年,恰逢山东电力供应开始紧张,电煤供应主要依赖外省。这一年,国家核电勘察团来海阳勘察,在海阳建设核电站的想法再度浮出水面。

  海阳选址,充分考虑了背山又靠海的区位优势后,又加上了几个条件:无地震带和断裂带、80公里以内人烟稀少、气象条件好,海阳正好全部满足。

  2003年8月,作为“厂网分家”之后的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一家承袭原国家电力部核电衣钵的发电企业,中国电力[0.28%]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正式成立山东核电项目筹备处。

  2004年9月10日,6家企业合资成立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作为海阳核电项目的业主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占股65%(2012年股权划转至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占10%、烟台蓝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站10%、中国国电集团占5%、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5%,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5%。

  然而真正改变海阳核电命运和历史地位的时刻,是2006年12月16日,中美核电技术转让备忘录签字,海阳核电被确定为选用西屋联合体的AP1000方案。

  自此,海阳核电与浙江三门核电一起,被选定为中国核电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标志性项目,承接中国核电自主化重任。

  长达24个年头的落地,沧海桑田;改革开放的中国,早已是换了人间。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