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生态治理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始终注重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民主”的强大整合力和激励作用。
政策的实施。首先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与企业合作。如,在杜伊斯堡,两家大型药厂和一家造纸厂合作建造了一家
污水处理厂,每家占20%左右的股份,另外30%多的股份由政府占有,政府负责污
水处理厂的管理和监督。如果有别的企业想新建污水处理厂,政府会建议他们缴纳很少的费用,和这三家企业合用污水处理厂。并且,经过这家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会被这些企业
循环利用,也可以按照相关要求以低于地下水的价格出售给园林和绿化部门。由此,污水处理厂不仅承担了公益责任,而且成了有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建污水处理厂不仅不是负担,而且能带来收益,企业建污水处理厂积极性很高。其次是政府与公民合作。以莱茵河的治理为例:政府让莱茵河两岸的居民入股,成立莱茵河治理股份制管理机构,对所关联的河段生态环境进行日常维护,居民也能获得一定的股份收益。因此,居民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吸引下,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治理全过程。再次是政府与教育机构合作。政府充分利用教育机构的平台作用,形成了完善的环境教育体制。德国的环境教育内容直接写入有关中小学教学大纲,并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生态治理的公民责任和义务,使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自觉。德国公民较高的生态觉悟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环境保护变成了一种全民自觉行动。德国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5%的德国人把环保问题视为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的环境政策水平继续保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厂,共同聘请相关公司进行管理,有效降低地方垃圾处理成本。如果出现了靠地方联合解决不了的问题,地方政府要申请州政府提供帮助,但上级政府只起辅助作用,主要工作仍旧要靠地方政府承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