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1、中移动五模终端定制要求拉高终端厂商成本,产业链怨声载道。
2、中联通推“3G+4G一体化战略”和低价资费企图后来居上,延续在3G时代的网络和终端优势。
3、中电信焦急等待LTE-FDD牌照,4G商用无手机终端略显尴尬。
终端或阻碍移动扩张
一个字形容中移动在4G竞争中的扩张速度,那就是“快”。
一方面,资费降得快。1月14日,中移动首次公布4G资费,最低套餐价格88元。两个月后,广东移动率先在全省范围开展4G正式商用,在3月16日发布会上,广东移动总经理钟天华宣布将最低套餐降至58元,“资费更加平民化、大众化”。
另一方面,基站建得快。此前,中移动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徐刚向媒体披露基站建设计划,预计在今年6月底以前完成28万基站的建设,超过250个城市实现4G商用,到今年年底完成50万基站的建设,超过344个城市实现4G商用,即相当于目前2G的网络覆盖量。
中移动曾经一家独大,然而联通与电信借助3G时代弯道提速,与移动的差距正在飞速减小,为了借先发优势筑起4G壁垒,移动的扩张步伐不断加大。
然而,终端厂商未必能跟上移动的4G速度。
全球4G商用网络中,FDD占绝大多数,这意味着一旦联通或电信取得FDD牌照,则市面上流通的多数机型都可供其使用。而移动想普及其TD-LTE的4G网络,首先要向用户提供多选择、成熟的智能终端。2013年年底,中国移动提出2014年计划销售超过1亿部的TD-LTE终端。
然而,在最新发布的《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中,自今年5月31日起,移动送测4G定制手机将全部支持TD-LTE/FDD-LTE/TDS/WCDMA/GSM五种模式。在此之前,移动只要求2000元以上4G手机支持五模,2000元内三模即可。据移动方面解释,这既是出于对TD-LTE全球化的考虑,也为了避免用户出国漫游时无法使用而造成恶劣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