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工信部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提出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重点加快实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加快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完善产业链构建。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电子制造业的不断壮大,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规模也迅速增长。2013年,我国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将超过27000台。产业规模、产业分布、技术现状、应用领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些条件保证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随着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持续深入,先进制造业回流,中国的低端制造业面临空心化的风险。而工业机器人是改变制造业空心化的方式之一,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参与制造,一方面能解决低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缩小高端制造业差距,促使中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逐步进入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同时,工业机器人还可以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企业发展效率,以应对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生产率较低、人力成本较高等多种挑战。
江西高校机器人“外嫁”他省
据了解,近期江西省工信委、省委政研室的工作人员赴企业、高校进行密集调研,掌握江西省的基本情况,拟谋划发展机器人产业。
南昌大学教授张华是江西省焊接机器人研究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带队下,研制出无轨导全位置爬行式焊接机器人、弯曲焊缝跟踪自主移动机器人、平面自主移动焊接机器人、水下焊接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下焊接机器人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完成。该项目结合目前我国在海洋工程、造船行业等方面对水下焊接的迫切需求,采用机器人技术与水下焊接技术相结合,开发了用于水下焊接的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相关焊接工艺,解决大型构件水下自动化焊接问题。目前已在九江同方江新造船公司完成了深水焊接生产现场试应用,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除了焊接机器人,该实验室还设计开发了智能轮椅、智能尿便处理系统和多功能护理床,通过声控或手动,这类服务型机器人就能完成相关指令,细心地照顾好病人。
据了解,在江西省,有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机器人研制;洪都航空公司正在打造智能机器人、割草机器人以及数字化车间等前沿产业。不过,江西省高校研制的机器人,进入产业化的时间长,不少主要是在省外投产,在省内产业化的偏少。如南昌大学机电学院实验室研制的焊接机器人,投资的企业在湖南,正在建厂进行批量化生产。另外,江西省高校还有其他机器人的研究成果在江苏、广东等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