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治霾须投入多少“钱”和“人”?——国际经验分享之美国》(以下简称《国际经验》)的数据,美国环保署(USEPA)2012财政年的总预算达到89亿美元,其总工作人员达到了1万7千多人。这些数字远远超过了同期中国环保部在人员和资金上的投入水平。
《国际经验》由中国清洁空气联盟于近日完成,该报告建议, 中国政府应加大对空气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尤其应增加从事空气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源监察执法的人员数量,并可通过采购服务等模式让更多研究机构参与空气污染防治 。
“在提高各级政府的治霾能力上,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加大财力和人力的方式,提高市县政府的监察执法能力,并改善现有的环境执法体制,从而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法》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主任王凤春分析。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是由十家中国清洁空气领域的核心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的平台组织,这十家发起机构包括:清华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环保署:1424人管空气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解洪兴介绍,美国在上世纪经历了多起空气污染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等,都给当时美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为了应对空气污染,美国于1970年出台《清洁空气法案》,并成立了环保署以及地方空气资源管理局,逐步开展系统的空气质量管理。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美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如今,虽然PM2.5和臭氧仍然是美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但污染级别已经远低于中国。目前,美国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年均浓度要求为12微克/立方米,十分接近WHO建议的10微克/立方米的标准。不过,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环保署在近年也在裁员和缩减预算。
《国际经验》指出,美国环保署大气项目成立于1970年,设有12个指挥部办公室和10个区域办公室。据悉,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各种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的制定、达标和非达标区域的划定、州实施计划的执行及空气监测、污染源清单编制、模型等。具体包括行政和资源管理办公室、空气和辐射办公室、化学品安全和污染办公室、财务总监办公室、法律执行和守法办公室、环境信息办公室、法律顾问办公室、监察办公室、国际和部落事务办公室、研究和发展办公室、固体废物和应急办公室、水环境办公室。
区域办公室负责与辖区内的州、城市和部落政府一起治理环境问题,全国被划分为10个区域,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亚特兰大、芝加哥、达拉斯、堪萨斯、丹佛、旧金山、西雅图。
解洪兴解释,各区域办公室的规模根据辖区范围以及空气质量情况有较大差异,人数从30到150人不等。其具体职责包括:为州、城市、部落环保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并支持州之间的区域大气环境规划;负责州实施计划的审核以及联邦实施计划的执行(若需要);提供环保履约协助;当州政府没能履行职责时,对特殊设施采取执法行动;负责国家对州及跨州组织的拨款;为州空气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培训。
“我国在2012年底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区十群’的概念。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大气污染重点区域也在探讨建立长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但目前还没系统成型的机制。美国的区域办公室模式可以提供借鉴。”解洪兴分析。
根据《国际经验》,美国环保署在2012年负责空气质量工作的人员共有1424人,其中包括环境项目人员、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技术专家和监察人员等。美国环保署大气环保投入大概占总环保投入的10%,2012年为8.2亿美元,2011年为8.1亿美元,2010年为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