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围绕特高压的争议不断。一方面是国家电网对交流特高压项目的雄心勃勃,另一方面是20多位电力行业退休专家的强烈反对。这些专家与国家电网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他们联名上书反对“三华联网”。从2005年至今,8年已过,争议仍在持续。
一问:特高压已建项目审批是否合理?
近年来,国家电网在交流特高压建设上快速推进。目前,华东环网交流特高压项目南半环“淮南-浙北-上海”工程和“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均已投产,“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也于2013年4月开工,预计2015年3月投产。
类似特高压联网这样的重大项目,业内认可的审批流程应该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项目方案,交给设计院设计;完成设计后,交给电力规划院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国家发改委拿到方案后,交给第三方评估,再根据评估意见来审批。
上述三条特高压交流工程,总投资近千亿元,但工程动工前并未履行类似评审程序,这在业内引发强烈质疑。多位电网建设方面的专家曾联名上书国务院,认为上述工程的安全性存在隐患,经济上浪费严重,且未经全面论证。
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交流特高压项目都经过了可行性研究,各级政府也均出具了支持性文件,国家电网还委托了电力规划总院进行评审,而且晋东南试验示范项目运行多年非常稳定,已经证明了交流特高压的可行性,因此没有必要再委托第三方进行评审。
在电力行业专家不断向高层和有关部门反映这一情况之后,2012年底,国家发改委在收到华东环网交流特高压项目北半环的核准申请后,首次委托给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进行评估。直到2013年10月25日,中咨公司终于正式召开专家评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