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关于如何判断全球
光伏组件供求关系问题,近期笔者的用词已经改为“供求关系加速合理”,乐见全球
光伏发电市场的快速增长。3月28日看到各大专业网站转载的《北京商报》根据工信部副部长近日的讲话而编写的《我国
光伏发电、风电设备绝对过剩问题凸显》(简称“凸显”)一文,笔者对此颇不以为然。一方面,光伏产能过剩之说正在成为往日黄花;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能否以一种更加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引导社会舆论,对国家希望的
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的不断调整,全球各大分析机构纷纷提高对电站建设总量的不同预判。总之,供给量未有增加,需求量快速增长可以称之为“加速合理”。遗憾的是“凸显”作者选择的是2012年的数字,并未分析2013年的数字,也无从看到2014年的可能数字。更重要的是,分析一个产业,不仅要看数字,更要看数字背后的本质。对此,笔者有两点看法:
近十亿买入光伏中游资产。如果全球光伏下游市场能够继续保持每年15%的增长,供求合理指日可待。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因为有分析说到2018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将达到500GW,而目前仅为137GW。
其二,虽然光伏产业仍处困难时期,但是如何看待不同困难时期的光伏产业至关重要,如何介绍、宣传光伏产业至关重要。光伏产业不仅加速合理是事实,供不应求也只是时间问题。当前光伏产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融资困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之一是社会对光伏产业严重污染、产能过剩的误判;而这一误判又与媒体的误判和宣传不无关系。在光伏融资市场上,呼吁融资支持的人无不面对这样困境: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解释光伏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光伏产业的中游投资和下游投资是不一样的投资。可见,没有全社会对光伏产业的正确认识,就没有光伏产业的理性融资环境,没有光伏产业的理性融资环境,就难有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所希望的局面。
(作者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