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有望实现3D打印制造的产业化。东莞等城市在3D打印领域的率先布局,无疑对于将来形成新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十分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在漫长的等待中,地方政府应抱有耐心和信心,避免炒作过热,扎扎实实一手抓好核心技术研发,一手抓好服务应用推广。
核心提示:
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用这句话来形容
3D打印产业的现状再合适不过了。虽然采访的专家、政府官员、
3D打印机制造商乃至企业用户们一致认同其辉煌前景,但现实是,对这一新事物持有热情的,目前还只是少数“敢吃螃蟹”的企业,以及3D打印体验馆里好奇的公众。
产业联盟顾问、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永强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成熟的产业总是伴随着成熟的市场,如果服务应用发展起来了,万千企业和家庭对3D打印的需求被激发,那么设备、材料方面的技术问题终将随着大量社会研发资金的涌入迎刃而解。
有限公司,原本只是购买进口打印机为苹果、丰田等知名企业提供第三方3D打印服务,而今已不满足于这种被动的服务,自主搭建了3D打印综合网络平台“创客联盟”,整合国内3D打印厂商和设计师资源,对接市场个性化需求。一些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平台建设的重要,在东莞,从市政府到横沥镇政府都不惜财力,引入中科院等院校合作建设各类3D打印平台,对接当地制造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