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照明设计对LED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作用,让LED企业与设计、应用等各方进行良好沟通,拓宽LED应用渠道,为半导体照明更加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建筑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帮助,进而为政府开展半导体照明产品示范工程、打造低碳城市提供新思路、新建议。
近日,本刊记者借“2014中国(中山)LED应用与营销创新大会”召开之际,有幸采访到了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所长荣浩磊,他从设计师角度,围绕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历史、照明设计师的职业价值,以及照明设计对半导体照明行业的作用等方面畅谈了设计对于LED产业链的帮助和作用。
从被动需求到主动设计
一直以大规模城市尺度的照明规划设计见长的荣浩磊,尤其善于用灯光的语言诉说城市独有的故事及其蕴含的人文内涵。采访中,他首先以我国城市景观照明为例,为记者详细介绍了我国城市景观照明发展的三个阶段,并进而引申出我国照明设计行业的发展进程。
随着我国城市的夜景逐渐丰富,俯瞰城市,或流光溢彩,或火树银花,我国城市景观照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将我国景观照明的第一个阶段称为‘从暗淡到明亮阶段’。”荣浩磊分析道,从1989年我国景观照明起点标志——上海外滩建筑照明开始,景观照明为我国城市化提供大量载体,随后受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使城市景观照明设计成为刚需。
荣浩磊讲到,这个阶段主要由电气工程师执行“亮化”工作,并且一些照明工程公司开始出现。但由于平庸、类同等现状,也使得当时的景观照明只是做到“暗淡到明亮”。再加上当时市政工程是压倒性的行业热点,在面子工程、行业暴利双重驱动下,追求炫目的虚张声势、新奇特、跑跳闪的照明设计相当严重。
“从刺激到内涵阶段被称为第二阶段。”荣浩磊表示,这个阶段的要求较前一阶段有明显提高,即不仅要“亮”,而且还要有秩序,更要有美感,此时,“城市灯光景观”概念出现。“正因为如此,城市照明规划在这一阶段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独立的照明设计机构应时而生,如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也于此时成立。”
从刺激到内涵阶段更注重创意和人文内涵,并呈现出政府资金充足,且大城市核心地段投入较大;有利于工程公司获取照明专项资质,许多独立照明机构业务得以快速发展等特点。
此外,在此阶段,城市亮化已经开始向二线城市扩展,由于建设项目激增,大量工程公司和小型设计公司开始出现。但因市场准入门槛低且缺乏成熟的质量评价和把控手段,使得一些并不专业的设计公司也能获得发展机会,也导致产品选择再次陷入关系操控或恶性低价竞争“怪圈”,出现“效果图看上很美,而实施走样”的现象。
“在景观照明发展的前两个阶段中,照明设计师普遍存在有心无力或脱离现实的严重问题。而进入第三阶段——“建立科学可控的量化指标体系阶段”,业主已经开始关注如何保障实现预期效果,并保障长期可靠运行,对照明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荣浩磊指出。
通过我国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变迁,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光技术和光文化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前进足迹,更能了解照明设计行业从无到有、从被动需要到主动设计的发展进程。如今,在建筑环境中,照明设计师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与照明行业发展的关系也愈发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