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科幻,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南海战事未必会爆发(事实上,它的概率也是可以计算的),而那几只股票的推荐却很可能是真的。搜索引擎并非基于对公司经营状况的研究或财务报表的分析得出结论,而是基于掌握了股票市场与历史事件的所有数据,并从中“发现”其相关性。
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大数据曾经像是蛮荒的西部,如今一些庞大而坚固的底层架构正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搭建起来,而当轨道、工厂、钻井、码头、舞台一切就绪之后,全新的时代将徐徐拉开大幕。
如果你错过了过去二十年间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大潮,那么请把握以下七大趋势,它们很可能将在下个二十年内发生:
传感器像空气无处不在
技术的突破将使传感器体积微型化,它将出现在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以靶向缓释胶囊形态进入人体内部,监测化学环境及组织器官的细微变化。
成本降低后,传感器不再需要回收,而像月抛隐形眼镜般一次性使用,完成使命后自动废弃,而新的传感器则源源不断地补充数据源;传感器节点数将达到万亿级别,其数据量将超过人类日常总传送数据量的百分之八十,新的低能耗无线通信标准诞生。
数据服务如水即开即用
Google、百度、亚马逊等巨头将建立起完善的大数据服务基础架构及商业化模式,从数据的存储、挖掘、管理、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各行各业的数据孤岛打通互联。
在用户与数据服务商之间是算法提供商,他们雇佣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与数据科学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如基因集与疾病的对应关系,大气状况如何影响农作物收成,以及某一款酒类广告如何带动避孕套的销售。
而用户(无论个人或组织)所需要做的便是像今天下载手机App一样,选择相应的数据服务端,付费,享受“N=All”的实时数据所带来的深刻洞察与行动指南。
大数据浪潮席卷全行业
个人的生活数据将被实时采集上传,饮食、健康、出行、家居、医疗、购物、社交,大数据服务将被广泛运用并对用户生活质量产生革命性的提升,一切服务都将以个性化的方式为每一个“你”量身定制,为每一个行为提供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动态所产生的智能决策。
在传统领域大数据同样将发挥巨大作用:帮助农业根据环境气候土壤作物状况进行超精细化耕作;在工业生产领域全盘把握供需平衡,挖掘创新增长点;交通领域实现智能辅助乃至无人驾驶,堵车与事故将成为历史;能源产业将实现精确预测及产量实时调控。
大数据将成为国家间竞合关系的最高依据,同时也是最高机密,针对数据中心及传感器集群的黑客事件层出不穷,数据战将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