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表示,神头一电厂的老员工,如今都分流到山西河曲、内蒙丰镇、湖北等地。“光检修就有100多号人去。”
他说,不少人都选择去南方,“那里也是中电投的电厂,工资是这里的好几倍,现在有两台60万千瓦的机组,马上还要建两台60万千瓦的。”
实际上,六七年前,他们中就有一批人作为老员工去参与新电厂的建设。其中一名员工表示,他当时带着自己的妻儿一起去了湖北,但眼下儿子要高考,还得回来。
冗员之重
暮色渐深,往常,春节期间,当地的家家户户会在这时点起窗台上的各色花灯,每幢居民楼都会呈现温暖的七彩亮色。
但神头一电厂下的“电城”,却只零星地亮起几盏灯,不少房间似已无人居住。
陈冬表示,有些人已经迁往别处,有些则是因为机组关闭供水供热不便,到朔州市区生活。相比往年,春节期间,这个名叫“电城”的地方冷清不少。
“1985年进厂那会儿,称得上是当地最好的国企,很吃得开,大家都羡慕我们,都在想办法进来。”陈冬的妻子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是领教到了。”
“以前平朔露矿的工资一个月七八百,我们一厂一千两三百,现在人家一个月八千甚至上万,我们还是一千多。”陈冬说。
陈冬的妻子觉得,并非是电厂的效益不好,“上头一直在说涨工资,如今煤价又下来,但工资就是没涨过。”
陈冬表示,其他规模在60万的新电厂也就四五千人,但他们神头一电厂连退休职工在内有差不多1万多号人。冗员,影响了电厂效益和员工福利提高。
最终,这家曾站在浪潮之巅的发电企业走向了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