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HTC发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当季营收470.5亿新台币(约合16亿美元);净亏损29.7亿新台币(约合1.01亿美元),而这也是其自2002年来首次出现净亏损局面。
时针回转到2011年2月,在巴塞罗那通信展上,HTC被评为“年度最佳设备厂商”,其市值也超过了当时还叫“RIM”的黑莓以及老牌劲旅诺基亚。
时过境迁,仅仅两年半之后,诺基亚已经改姓“微软”,而黑莓也签下“卖身契”,HTC虽还能苦苦支撑,但随着产品出货量以及股价双双下滑,其面临的困境,不比前两位“难兄难弟”少。
“活下去”便顺理成章的成为HTC唯一要做的,也是当务之急。
高不成低不就
HTC一直将自己标榜为苹果、三星的竞争对手。三年之前,HTC智能机年出货量就已达2500万台,该公司从爱立信、摩托罗拉移动以及微软等公司挖来不少高管,希望以此推动销量翻番,进而将苹果挑落马下。
但事实上,随着苹果和三星的腾飞,HTC智能机出货量从未达到5000万级水平。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全球智能机市场份额业已下滑到第10位置,只有区区5%,远低于去年前的25%。
一位台湾电信行业人士透露,HTC的“高端战略”为自己带来了如今的窘境。“当你从别人家买来屏幕、处理器进行组装,凭什么卖出高价?HTC需要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其对手不是苹果三星,而应该是索尼、LG以及华为等等。”
当人们提及HTC,立刻想到“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些形容词,这就是该公司想要的。近来,HTC开始实施“精品”战略,即削减产品线,集中精力推出少数几款设备,但与苹果iPhone相比,HTC推出的新产品显然不够吸引力,就算是叫好叫座的旗舰新机HTCOne,销量也追不上市场反应不温不火的过渡机型iPhone5。
与此同时,三星凭借GalaxyS机型,稳坐全球第一智能机厂商宝座,成为真正能与苹果一较高下的Android厂商。而其中,HTC只能冷眼旁观,毫无搅局之力。
一位HTC内部人士表示,该公司CEO周永明对产品“要求完美,追求顶级体验”,没有一个员工敢在他面前提出中低端手机。但随着智能机高端市场趋于饱和,中低端方面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人均收入并不高的新兴市场。
依靠“亲民”定价,2011年发布首款智能机的小米,短短两年间已从小众品牌成为估值过百亿美元的“明星”。联想、华为、中兴也凭借中低端设备,稳固拓展自己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