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这不和小米的节奏一样?是的,包括联想在内,最近华为、中兴、OPPO、金立等共同掀起了传统手机厂商“小米化潮流”,开始引进互联网思维。动机则显而易见:看到荷包满满、人气爆棚的小米动作频频,哪个有志厂商不眼红?
首先笔者需要肯定的是,将嗅觉是否敏锐放在一边且不谈,起码这些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互联网的行业破坏力、以及互联网如何重塑手机业这些问题,并开始思考了。不可否认,传统的通信业在互联网大浪的不断冲刷下,开始显露出新的面貌:谷歌能够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运营商的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日渐衰微,数据流量渐增,不得已开始与互联网公司合资办IM......如今,通信企业不去理解互联网,就一定会被淘汰。但严格地说,这些手机大厂此前与电商渠道合作、开通微博平台吆喝产品拉拢用户等等这些做法,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他们并没有领悟到“怎样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这种问题的真谛。直到小米的持续火爆,他们的想法才出现了变化。
可以说,小米是目前国内以互联网方式制作手机的唯一成功者,而他们的成功带有很多偶然性和必然性因素。简单说有两点:第一、创始人雷军在小米之前,作为金山董事长又身兼天使投资人、投资多个创新型企业的他,有着业内多数人不可及的品牌营销经验、软硬件服务经验、商业模式的桥接经验以及互联网体系资源,这些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为小米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支撑。第二,主打“高配低价”的小米手机的推出时段,正与用户大量的换机需求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开始井喷式增长重合,才狠狠享受了一把市场红利。就连雷军自己都曾承认,“小米有目前的成绩,背后85%靠的是运气”。这也是为什么前有阿里、360、网易、盛大等互联网巨头,后有大大小小多个小厂商,他们模仿小米都失败了的原因。
通信业的变局和小米的成功让传统手机厂商的想法有了变化,或许在他们看来,自身多年来积累的硬件制造、品牌、营销等经验,如果加上小米模式,恰好就形成了补充,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利润被苹果和三星赚走、自身尝试高端手机回报速度慢这些情况下,趟一趟互联网手机这条河,兴许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以这样的想法为主导,笔者不否认有成功的可能,然而这更是一场冒险,前车之鉴应引起高度警惕,毕竟基因不同,冒然行进的代价会十分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