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第19期海洋环境信息。该信息显示,仅有碧流河、晋江、招安东溪和珠江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二类;大辽河等50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均为劣五类,其主要超标要素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问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河流数分别为3条、6条、6条。
此外,长江和黄浦江于2013年3月份和5月份开展了两次监测,长江3月份和5月份入海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为第四类和第三类,黄浦江3月份和5月份入海监测断面水质分别为劣五类和第四类。
2013年6月4日,环保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第一类至第三类、第四类至第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
上述公报显示,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
最新公布的海洋环境信息则显示,2013年上半年,国家海洋局还对42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3月份,上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比率最高,为100%。5月份,天津排污口超标排放比率最高,为85.7%。
国家海洋局2013年3月和5月的监测结果还显示,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比率分别为54.8%和50.6%。其中3月份市政类入海排污口的超标排放比率最高,达到62.4%,其次为排污河53.6%;5月份排污河类入海排污口的超标排放比率则超过市政类,达61.7%。
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超标要素为总磷、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3月和5月各超标要素的超标率分别为36.6%、25.2%、23.8%和33.0%、22.3%、19.3%。
2013年5月,88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的监测结果表明,69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主要超标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2013年3月20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中国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的近岸海域面积约为6.8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万平方公里,近岸约1.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