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3D打印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开发和研制出健康环保的原材料来,这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环保材料研发的资金保证,把钱用在造福人类的刀刃上,另一方面还需要科研人员多注重基础材料的研究,把注意力放在3D打印环保材料的研发上,坐得住冷板凳。
只有3D打印环保材料的研发问题解决了,阻碍3D打印机普及和推广的瓶颈才会随之解决。只有材料健康了,人们才能更放心地接受和使用3D打印产品,只有成本降低了,才能让3D打印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只有材料问题解决了,3D打印产业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如世界3D打印设备领域的某顶尖供应商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承轩所说,“3D打印的关键是设备,而关键的关键则是材料。”
一、高端材料掣肘3D打印产业
“材料瓶颈已经成为限制3D打印发展的首要问题。因为未来3D打印的真正发展将在高端领域即工业应用,而目前高端打印材料的发展尚无法满足3D打印技术发展的需要。”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亚通焊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随着3D打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专家表示,要冷静看待3D产业,防止一窝蜂涌入,从而步光伏产业的后尘。
材料种类少、问题多
3D打印主要由设备、软件、材料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现在业界主要研究的是设备和软件,对材料研究还不够重视。”刘平说。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于3D打印,但目前主要以石膏、光敏树脂、塑料为主,这很难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
工业级的3D 打印材料更是十分有限,目前适用的金属材料只有10 余种,而且只有专用的金属粉末材料才能满足金属零件的打印需要。
需要用到金属粉末材料的3D打印为工业级打印机,即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
“目前在工业级打印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可适用的材料成熟度跟不上3D市场的发展;第二,打印流畅性不足;第三,材料强度不够;第四,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与对环境的友好性的矛盾;第五是材料标准化及系列化规范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