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已经有了很多年头,但信息化的过程是伴随电力企业改革进行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在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武装我们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又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停的剔除生产方式中阻碍生产力的因素。于是,很多既成的信息化成果被新的信息化内容草率的覆盖掉了。原本许多本来应该在升级中的进一步完善的软硬件资源,简单地被新的资源取代了。这些情况比较常见,就如MIS系统建设为例,会经常发生这样的事:由于某个下属部门的位置迁移,部分网络被迫重新布线,当几次迁移之后,不但网络的布局开始混乱,而且,许多网络硬件资源被迫闲置,或提前报废;由于企业业务的扩大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数据库容量或网络带宽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进行设备升级和数据库系统的升级,因为软硬件发展的不平衡,全面升级费用很高,所以只是部分升级,而整个系统的性能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好马拉破车的局面;由于企业的机构改革或经营重点的改变,原有的软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进行软件升级,可原有软件的接口不足,软件资源的重用性差,所以软件升级变成了重新开发,大大增加了费用和时间;在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总体规划和合理的优先顺序,各部门由于其狭隘利益或主观性,造成了重复开发或被动的二次开发,其结果不但是软硬件接口的不匹配、各部门信息化程度的不平衡,而且是人力物力资源的最大浪费。——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现象。虽然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本身还是一种探索,尤其对于那些电力行业的老企业,无法找到一种亘古不变的真理和模式让我们套用,但信息化的过程不该是一种蜕变,只有牺牲掉一层坚硬的壳才能长大!难道就没有能和我们一起长大的盔甲吗?
信息系统也应该有它的战略规划。而这个过程经常被有意无意的跨越了。
1 信息战略规划[/b]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信息工程的基本步骤
信息工程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为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给出了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它立足于实践对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相应得开发策略和原则,而这些策略和原则是从长期实践中获得的,遵循这些原则,采用相应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为系统的成功提供保证。
信息工程方法认为,有三个要素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即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业务过程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从而自上而下的整个信息系统形成为四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b](Information Strategy Planning,ISP)、业务领域分析(Business Area Analysis,BAA)、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SD)、系统构成(System Construction,SC)。
信息战略规划[/b](ISP)不但是信息工程实施的起点,而且也是信息工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