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触控产能规模“大跃进”:面板迎变局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92
核心提示:
网讯——近年来,全球触控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各种电容屏投资项目陆续投产,2012年成为国内触控面板厂商开始收获的1年。国内触控面板厂商经历了技术转型的阵痛期,不仅技术和量产能力快速提升,相关配套产业也迅速发展,得到了国际一线大厂的认同。

  国内触控产能的快速提升给全球触控面板厂商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国台湾厂商的技术优势渐退。韩国政府和厂商意识到在触控面板领域不占优势,并放言要重整旗鼓,发挥技术优势提升产业地位。随着In-Cell、On-Cell技术成为主流,在这两个领域已提前布局的韩国厂商,还是有机会超越中国触控面板的产业地位。

国内:触控厂商与终端关系渐稳

  产能和规模的迅速提升是国内触控面板厂商成长的第一标志。

  总体而言,国内触控面板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产能大,技术品种齐全,布局完善;二是终端客户广泛,不乏国际一线大厂;三是新品上市时间大幅缩短;四是触控配套产业发展迅速。

  国内触控面板以手机应用为主,比重超过八成,国内厂商的手机用触控面板的出货比重在2012年第一季度为32.7%,到第四季度提升至39.4%。前四大触控面板厂商欧菲光、宇顺电子、莱宝高科、超声半导体的电容触控屏年产能上升到1.3亿片左右,已基本满足国内智能手机出货所需的触控模块数量。而电容屏Sensor不论是Glass还是Film结构,国内出货总量都超出需求的30%,达到供过于求的状态。

  国内触控面板厂商以背景较单纯的中小企业为主,曾因为规模小、产能不足的问题被三星等一线大厂拒绝。所以说,产能和规模的迅速提升是国内触控面板厂商成长的第一标志。2012年不仅欧菲光这样知名、老牌的触控面板厂商切入三星等国际一线大厂的供应链,而且深越光电每月供给三星的电容屏都高达200万片到300万片。另外,深越光电还打入了包括松下、索尼、联想等国内外知名终端的供应链。

  从产品种类来看,国内触控屏的产品种类比较齐全,不仅G/G、G/F/F等产品出货量大,而且OGS、OPS、OFS等新品也有储备。国内很多厂商如欧菲光、信利半导体、深越光电等已具备生产OGS产品的能力,长信科技、大显科技等已有OGS产品量产出货。这次国内厂商在新技术的反应速度,比前几年在电容屏技术的反应速度要快很多,这说明目前国内触控厂商充分重视技术研发,并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另外,国内生产设备和化学材料厂商明显增多,这也是一大亮点。除了设备厂商已经开始摆脱前几年单纯做代理的困境,化学胶、油墨、钢化玻璃、触控IC的供应都已经实现本地化。

台湾:品质和技术优势渐退

  中国台湾厂商下游供应对象主要以苹果、宏达电等终端厂商为主,对大陆市场供应逐渐减少。

  目前中国台湾是全球触控面板出货比重最高的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47%以上。同时,中国台湾厂商是最早打入大陆市场的力量,也是最成功的。时至今日,中国台湾厂商在大陆的优势已大不如前。两年前,同样的电阻屏,洋华的单价即使高出欧菲光1/3,也有知名终端厂商愿意购买。

  正因为高价、高利润与新技术独占的原因,让中国台湾厂商在2010年赚足了钱。由于对大陆市场的预期过高,2010年中期到2011年初,中国台湾厂商开始大规模投资扩充产能。然而,随着大陆触控产业的崛起,中国台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萎缩。目前,中国台湾下游供应对象主要以苹果、宏达电等终端厂商为主,对大陆市场的供应并不多。

  近年来,随着触控面板发展日趋火热,中国台湾友达光电、奇美电子、中华映管等厂商都加大了触控面板的投入力度。奇美电子和友达光电推出了全系列触控面板解决方案,引起关注;中华映管调整6代线制程,优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触控产品组合,并将触摸面板作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