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机构认为,全球LED照明产品替换潮来自于价格快速下降所致,其中以替代型光源产品最为明显,球泡灯和灯管是最受到市场欢迎的替换光源类型,分别占2013年LED照明产品的38%和25%。此外,一体式的LED照明产品类型未来需求将逐渐崛起,特别是结合智能照明应用的产品,因此预期2014年LED照明产品比重将可望逐年提升。
然而,尽管LED产业一直高速增长,但由于LED技术标准缺乏、产能过剩、企业恶性竞争,许多LED照明产品检测出现不合格的结果,也让消费者谈到LED灯就色变。那么,消费者在具体的选购环节中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雷区?
盘点:LED灯具选购误区
误区一,对实际使用寿命的期望过高。
LED 制造商预期LED寿命达到100,000小时 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传统灯具制造商使用的测量光源寿命的标准)。但是,就像所有基本光源一样,LED的光通量流明也随着时间而衰减。所以,虽然LED发光时间可以很长,MTBF不是确定使用寿命的唯一考虑。LED流明的衰减受到许多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影响。流明衰减还受到控制、热学管理、电流水平和许多其它电气设计考虑的影响。
很多业务员在推销LED时出于某种原因可能给客户提供一些模糊信息,造成误导,例如LED的使用寿命在10万小时左右,这里的10万小时是指制造商预期 LED的使用寿命。但作为照明的光源,灯的亮度有一个逐渐衰减变暗的过程(如日光灯,节能灯),这一过程简称光衰。所以,消费者在选购LED时要关注的是它的光衰速度,而不是使用时间,消费者切莫对实际使用寿命的期望过高。
误区二,把实际发光角度当成有效角度。
LED的发光角度分为有效角度和实际发光角度。发光强度值为轴向强度值一半的方向与发光轴向(法向)的夹角为有效角度。半值角的2倍为视角(或称半功率角)是实际发光角度。在轴向强度一半以外的角度因为光线太弱在实际应用中不计入有效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