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12月,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额为7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了28.6%,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生产值也下降了19.8%。
日本机器人协会表示,在采取措施解决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背景下,投资自动化的意愿很高,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资本投资正在推迟。
四年来首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从19年开始呈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是这四年来的首次下降。
图片来源:日刊工业新闻社
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机器人制造国,占全球机器人产量的46%。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在市场规模和技术方面均领先全球,其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完整,而且拥有众多核心技术,其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市场状况。
回顾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其工业机器人行业与汽车行业相互成就,工业机器人大幅提升汽车生产力,而汽车企业提供了大量工业机器人订单。
2020年,日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的45%,日本产工业机器人的78%出口至国外,而我国是日本工业机器人重要的出口市场。
2023年,日本市场的出货量为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3%,出口额为29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4%,为四年来首次下降。
从出口地区来看,亚洲地区出口下降。其中,日本对中国的出口约为11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了约27亿人民币。
1月26日,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发那科发布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预计同比减少28%。作为主业的工厂自动化部门的订单以中国为中心持续低迷。
安川电机也在1月12日公布财报数据指出,因中国投资低迷,上季度(2023年9至11月)“机器人部门”订单额较去年同期减少6%至31亿人民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的一半。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放缓,一定程度上导致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减少,日本机器人制造商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仍将低迷。
纵观我国2023年的整体发展情况,机器人行业的恢复与增长速度并不如预期。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下行的原因: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行业周期的调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高速的增长,随着行业周期的调整,增速有所放缓。此外,部分传统制造业领域也面临产能过剩、技术升级困难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成本压力的加大: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部分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投资意愿减弱。同时,由于工业机器人前期投入较高,而回报周期较长,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望而却步。
技术创新的挑战: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在不断提高,但在高端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同时,部分企业对于引入新技术存在疑虑,担心技术风险和生产中断等问题,这也影响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拓展。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策略,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但是,人形机器人赛道逐渐火热,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据中国机器人网统计,2023年1月1日到12月15日,国内共有9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获得累计超过19亿的融资,其中有3家企业单轮融资金额超亿元。反映在产品上,2023年全年国内企业和团队推出了10余款人形机器人新产品。
在人工智能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带来新的想象力之际,特斯拉、亚马逊、微软、三星等多家全球巨头企业都在纷纷投入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中。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2030年将达千亿。
结语
今年年初,日本机器人协会预测,2024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年订单量将比上年增长6.0%,达到436亿人民币。会长山口健治(发那科总裁)解释说,"资本投资的观望形势依然强劲,但自动化需求本身并未减弱,实现目标的潜力巨大"。
而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凭借着不懈努力,正逐渐实现核心部件自主研发,面对挑战,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各方的合作,把握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成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