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具代表性的异形拼接技术为例,它打破了单调的方形墙体,让液晶拼接墙在外观上了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水平、可以垂直、可以倾斜甚至旋转,让用户从外观上就可以赋予整个显示墙更加个性化的设计,塑造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从而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提升液晶显示屏的使用效率。这在面向普通大众的民用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而该领域也正是液晶显示大屏在现阶段重点培育的对象,数字标牌行业的应用就是典型的代表。
除了对创意的执着,民用领域用户群体的“离散化”也要求液晶显示屏必须多元化。与专业领域的基本诉求大致统一不同,以普通群众为主要应用对象的“非专业”领域,应用主观性较强,应用需求会因应用行业、应用场所甚至应用个体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过于单一都不可取,毕竟多元化的产品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百人百味”,基于这种市场诉求,在高清、大尺寸、高亮等传统性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更加有针对性及创意性的“周边”技术创新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
内因推动:核心技术不够花样凑,厂商押宝细节创新
对于液晶显示屏的“外观控”现象,如果将市场需求的提升看作“引导式”的“正”能量,那么来自于厂商层面的变革需求,则是一种“压迫式”的“负”能量,为名为利,企业不得不全力以赴。
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显示厂商开始涉足液晶显示领域,然而,最核心的面板技术却掌握在三星、LG、夏普等少数巨头手中,这也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厂商而言,想要通过核心的技术创新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十分困难,而且,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要有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厂商会心甘情愿的陪跑,最终成为市场的“弃儿”,异形拼接、裸眼3D、透明显示等五花八门的形态创新的不断涌现,正是这种强烈欲望的集中展现。
在实际运营中,由技术创新带动的品牌影响力提升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而由产品同质化导致的利润空间的压缩,则是企业要面临的现实挑战。为了打破这一行业僵局,转型综合服务商已经成为了业内厂商的共识,然而,作为一个长期以技术创新立足的行业,在营销宣传中,新技术仍承担了吸引用户眼球的主要职责,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差异化的服务则是在用户“坐下来”以后才有的谈资。这也就意味着,在传统的营销宣传中,新技术仍是当之无愧的“招牌”,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即便已经被厂商视为关系企业持续发展的“栋梁”,在营销方案中,仍然要退居二线。基于现实利益,厂商只能费尽心思的进行核心技术之外锦上添花式的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