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3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本届工博会为期5天,共设9大专业展区,参展企业超过2800家,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近千项新技术新展品首展首发。截至9月23日下午2点,到场专业观众20.5万人次,较上届同期增长6.89%,数字工博在线访问数711万次,全网曝光量达12.3亿。展商数量、展览面积、观展人次、传播影响力等均创历史新高。
暌违两年,本届工博会的成功召开,对于提振全球工业经济信心,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我国在全球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彰显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决心,具有特殊作用和深远意义。
聚焦新工业新经济,展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上海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正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两个转型”,大力发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抢先布局四大新赛道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本届工博会以“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为主题,把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脉搏,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beplay规则 与智能网联汽车展、机器人展等专业展区,覆盖从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汇聚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诠释中国工业体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充分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的特点,展现重点领域攻关突破成果及部分重大技术装备、核心部件、基础工艺等国产化进展,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首发首展勇创新高,打造创新策源地实践地
本届工博会成为首发展品最多、首展技术最集中的一届展会,部分产品实现了“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款”的效应。机器人领域,新品就达320项,中外企业同台竞技,ABB、发那科、库卡和安川电机四大机器人巨头再次集体亮相,并带来一系列重磅新品。ABB推出全球首发的自动路径规划软件OptiFact和教育机器人IRB 1090,并首次展示协作机器人GoFa 10和12;国产机器人企业也频频发力,节卡机器人发布了2.5D视觉定位技术,该技术的精度可达0.2mm。新兴品牌捷勃特也发布了首款协作机器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可覆盖6轴多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协作机器人3大产品线的厂商之一。
对标国际一流水准,CIIF大奖镌刻“中国制造”
本届工博会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工业展览会评奖标准,持续推进市场化运营,共有559件展品参评,创历史新高,共评出9项CIIF奖(包括1项CIIF特别大奖和8项CIIF大奖)。既有彰显“中国制造”实力的“国之重器”,又有在关键“卡脖子”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新材料。特别大奖由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获得,它是我国首个行星际飞行平台,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捕获、首次实现四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探测数据,实现了我国航天器由地月系向行星际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
秉持国际化视野,助力全球产业创新合作
作为工业领域唯一以中国冠名、举办历史最长的国家级展会,本届工博会致力打造深化国际创新合作的重要窗口,“朋友圈”越来越大,更多新老朋友共赴“中国之约”。国际品牌参展比例增至30%,国际展商踊跃回归,既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的外资企业,也有来自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古巴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首次参展企业。本届工博会首设德国馆,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等带来最新技术和产品,见证中德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成果。意大利国家馆在本届工博会中进一步扩大规模,展出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提升至65家,同比增长30%。
荟聚顶尖专家菁英,引领产业科技创新风尚
本届工博会举办近300场同期论坛及现场活动,充分发挥高端对话平台作用,部市论坛、发展论坛、科技论坛、行业与企业论坛等版块精彩纷呈,聚焦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智能网联、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热点话题,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和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等百余位行业顶尖专家,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级管理者一道,就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方向,开展高端对话与思想交流,共商可持续发展之道,共谋未来创新之路。
本届工博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共同努力下,在各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领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展览盛会之一,为展示国内外工业发展最新成果、促进全球工业经济合作交流提供重要窗口平台。
消息来源:中国工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