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领导致辞
首先,宋晓刚执行理事长在线上致辞中对我国机器人发展做了深度解读,他表示在产业推动和国家政策引导下,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势在必行。并表示“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筹)对满足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熊仕涛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对学校在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简单介绍,表示学校将在方阵的指导下积极协调各项资源,切实完成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教育与产业体系的融合,为国家机器人产业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杰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落实,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现实需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远之计三个方面总结了“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筹)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罗志指出,产教融合已成为国家治理的一种顶层设计,方阵未来的工作要从整合与跨界、引领与服务、创新与发展三个方向推动机器人产业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
服务机器人工作小组轮值组长兼机器人专委会委员孔兵分享了机器人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已从大量引进迈向大规模海外输出,相关高校要抓紧这一重大机遇,培育基础扎实、深层创新的高水平人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长聂强指出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正逐步逼近变革跃升的临界点,迈向智能化发展阶段。作为方阵产教融合工作组组长单位,学校将坚持以产促教,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充分调动企业市场主体和学校办学主体的双重积极性,建设完善学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治理,共同受益的开放合作平台。
PART 2:“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筹)筹备文件审议
机器人分会教育培训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李鹏飞对《“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筹)章程》和《“机器人+教育”协同推进方阵(筹)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鼓掌通过本次章程和建设方案的审议。
PART 3:《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暂定)工作任务解读
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米靖作为白皮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对《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暂定)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暂定)编写大纲如下:
一、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二)机器人产业格局及全球分布
(三)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概况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阶段、规模和结构
(二)机器人产业发展特征、优势和问题
(三)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国家、行业、区域……)
三、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一)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区域与行业需求
(二)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岗位类型及特征
(三)机器人产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含调研若干企业,规模、结构、比例、缺口……)
(四)机器人产业从业人员未来需求分析(趋势、行业、应用……)
四、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供给现状分析
(一)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二)高等院校机器人专业开展总体情况
(三)机器人继续教育开展总体情况
五、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数量、质量、结构、领域等等)
(二)机器人+的产业和人才发展标准体系急待完善
(三)机器人+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尚未成型
(四)院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需要深化
(五)机器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需要强化
六、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薪酬情况分析
(一)机器人产业人才的薪酬概况
(二)机器人产业人才的普调涨薪率
(三)机器人产业人才的薪资结构成都农业科技
七、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经验
(一)美国产业人才培养经验
(二)日本产业人才培养经验
(三)德国产业人才培养经验
八、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趋势及对策
(一)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趋势
(二)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对策(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专业对接产业、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师资培养培训机制)
现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数控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白皮书分解内容展开讨论,并表示将全力支持白皮书工作。
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罗志在点评中指出白皮书建设需整合多方资源,扩大调研范围,充分体现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机器人分会教育培训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李鹏飞、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杨娅、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王峰分别从产业端和教育端对白皮书编写工作提出了建议。
未来,方阵将以促进“机器人+”应用人才需求端与供给端的紧密融合为抓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应用牵引、产业引领,以机器人创新应用人才支撑为着力点,拓展“机器人+”应用在教育和专业建设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构建智能机器人产业浪潮下的人才培育新生态、新模式,加快国家“机器人+”应用人才体系的构建,助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欢迎各单位积极参与方阵及白皮书建设工作,报名加入方阵及白皮书建设请扫描二维码:
方阵发起成员名单(按笔画排序):
序号 | 单位名称 |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九江学院 |
67 | 昆山企运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 | 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68 | 昆山艾派科技有限公司 |
3 | 上海太敬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69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4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70 | 杭州新剑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5 |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
71 | 欧德神思软件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
6 | 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
72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7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73 | 武汉光谷机器人产业协会 |
8 |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 |
74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9 |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
75 | 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10 | 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76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1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77 | 武汉高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2 | 上海采玄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78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13 | 上海洛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79 | 武汉职谷赋能科技研究院 |
14 | 上海爱仕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80 |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15 | 上海添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81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16 | 上海智逍遥机器人有限公司 |
82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17 | 上海新世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83 |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18 |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84 | 苏州瀚易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19 | 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
85 | 青岛乐非科技有限公司 |
20 |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86 | 青岛红树林科技有限公司 |
21 | 大连瑞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87 | 青岛欧开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22 | 山东宏升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88 | 青岛海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23 | 山东时代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 |
89 | 保定百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24 | 山东德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90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
25 |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91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26 | 广州中预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92 | 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
27 | 广州数控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93 | 南京理工大学 |
28 |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94 | 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29 | 中日人工智能&机器人NPO组织 |
95 | 威腾斯坦(杭州)实业有限公司 |
30 | 中国智能产业发展研究院 |
96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
31 | 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97 | 派特纳(上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32 | 无锡市惠山区数字信息产业园培训学院 |
98 | 苗疆(武汉)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33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99 | 重庆工程学院 |
34 |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100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35 |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1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36 | 北京哈工汇宇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02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37 | 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 |
103 |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38 | 北京微链道爱科技有限公司 |
104 | 浙江大学 |
39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105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40 | 平田机工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106 |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
41 | 长沙涉外旅游职业中专 |
107 | 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42 |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8 | 特酷电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43 |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9 | 神农架林区农潭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44 | 合肥哈工热气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110 | 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45 | 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
111 |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 |
46 |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112 | 常州市天宁区紫荆青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
47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
113 | 深圳天感智能有限公司 |
48 | 扬州云智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
114 |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9 | 扬州励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
115 | 深圳市康硕展电子有限公司 |
50 | 机械工业苏州高级技工学校 |
116 | 深圳市博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51 | 江西奥基德信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117 | 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 |
52 | 江苏大学 |
118 | 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53 |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119 | 湖北机器人产业联盟 |
54 | 江苏华途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120 | 湖北省水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55 |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
121 |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56 | 江苏紫荆学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
122 | 湖南工控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57 |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
123 | 湖南辰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8 | 沈阳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124 | 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59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125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
60 | 灵越天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126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61 |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 |
127 | 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62 |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128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63 | 国机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129 | 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64 | 国际授权(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 |
130 | 遨博(江苏)机器人有限公司 |
65 |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 |
131 | 遨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6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132 | 冀凯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