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价值分配问题
于价值链上的价值分配
人们经常用做馅饼来比喻公司事业的发展。如果说价值创造解决的是做馅饼的原料和如何将馅饼做大的问题,价值评价解决的是馅饼的切法问题,那么价值分配解决的就是切好的馅饼如何分配出去的问题。在华为公司的价值链上,价值分配体系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然导致价值链的脱节,使价值创造理念和价值分配体系无法实现,激励机制、导向和牵引作用也无从谈起,反而会带来各种矛盾,把公司带入灾难性的境地。在企业中,各种矛盾与冲突说到底是由利益关系引发的。可以说,由价值创造到价值评价,基本上不涉及利害关系;而到价值分配阶段,利害关系则较为明显。
价值分配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层面:
在内部微观层面,价值分配体系要进行一种转化,即把公司创造的价值转化为可以分配的价值,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将其创造的全部价值完全分配给员工,在这些企业内部,实际上也存在着价值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否则,价值分配就会像打家劫舍者们分赃一样,偷多少分多少。
公司创造的价值应有三个方面的分配去向:
(1)分配给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2)分配给公司员工——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3)分配给未来,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资本——进一步做大事业。
所以说,价值分配不是被动的分配过程,而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它既是价值链循环的终点,又是价值链循环的新的起点。
在这一层面上,价值分配体系的关键不是提出分配方式,而在于首先确立其理念,即与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价理念相一致的价值分配理念。
其后的工作才是将理念演化为具体的工资报酬制度。具体来讲,这一理念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分配的目的
2.价值分配的对象
3.价值分配的依据
4.价值分配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
5.价值分配的原则
6.价值分配的标准
7.价值分配的工具
8.价值分配界限与水平
9.价值分配的重点
10.价值分配的制度
在外部宏观层面,价值分配体系要进行建构,即对价值分配的结果进行重新梳理、重新配置和再次转化。
它涉及的是价值创造要素的重新集聚、组合和增值问题,这是价值链循环的转折点,这一层面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
(1)企业全部资本的所有权问题(是否归属于最初出资者);
(2)价值创造源泉(劳动、知识以及企业家的管理和风险的贡献)如何转化为资本问题;
(3)内外部风险资本及转化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公司的产权制度问题,也就是公司的所有制形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