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进口高端医疗设备为何在我国独领风骚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0
核心提示:
我国的医疗 仪器市场中,一直是进口仪器占领大部分,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国产仪器的发展,3月31日公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简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审批,同时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但是现状并没有改善多少。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然而,整体上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创新能力与世界前沿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中国医药[-0.27% 资金 研报]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自2001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179亿元增长到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三类管理。一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二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三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许多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大多为第三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赵毅新表示,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1.6万家,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17%,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54%,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29%。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左右,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42%相比,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专家表示,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将在几年内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进口器械占比高  一位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10余年的徐先生告诉记者,类似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一般以进口为主,国产器械则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数据显示,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生理记录仪市场等,均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如CT、MRI等高端影像产品还是来自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但是,由于世界医疗器械前沿产业起步也仅10余年,我国极有希望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这份报告认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少,创新水平低,核心技术少。目前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医疗器械为3%),而国外的平均水平为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在创新性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上落后。据统计,美国最大的4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全球医疗器械产值的20%,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仅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5%左右。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