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仍有待增强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3-02-24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浏览次数: 347
核心提示:蓝皮书指出,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日渐壮大,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正在逐渐增强,但总体表现为技术水平偏低、风险点偏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总体不足。
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仍有待增强

2023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2~2023)No.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蓝皮书指出,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日渐壮大,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正在逐渐增强,但总体表现为技术水平偏低、风险点偏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总体不足。

第一,国产核心零部件性能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大,高端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整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企业存在短期难以跨越的差距,国产机器人的部分零部件、中间品由国外品牌垄断,我国企业议价能力较弱,一旦产业链上游遭受冲击,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品。我国机器人企业倾向于采取“自研+收购”的模式,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收购上下游企业,以求加快追赶进度。例如,埃斯顿公司自2017年起连续收购了英国工业自动化企业Trio、德国机器人公司M.A.I.和焊接公司CLOOS,以期扩大经营规模和完善公司内部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但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对设备投入要求高、对加工工艺要求高,国内品牌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进程相对缓慢。虽然政府对机器人行业发展给予较大支持,但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存在一定的技术失败风险。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

第二,虽然我国专利总数冠绝全球,国内企业专利布局质量与日本、欧美品牌有差距。一是我国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中实用新型类型专利占比相对较高,而发明类型专利占比相对较低,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强度不足,核心零部件专利拥有量薄弱。二是从专利申请人来看,高校、科研机构占专利申请的相当比例,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这说明将专利转化为产品还存在一定距离。三是产业专利集中度不高。新松、新时达、拓斯达等机器人品牌专利保有量较多,而其他企业的专利则难以形成规模,不利于产品开发。四是国际专利申请布局不足。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数据,只有约5.5%的中国机器人专利是在国外申请的。与此对比,“四大家族”等国际机器人企业长期以来重视中国市场,并致力于在中国布局专利。

第三,机器人系统集成环节竞争加剧,导致产业链下游不稳定。目前我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需求旺盛,为大量国内系统集成商提供了生存空间。但是,随着更多海外品牌和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加入这一环节的竞争,机器人下游系统集成环节商利润空间将被压缩,行业结构可能面临洗牌,产业链中上游和应用将受到影响。

第四,机器人产业发展时间较晚,技术积累不足,总体还处于幼年期,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并存在发展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为产业链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