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东数西算”工程如何影响数字经济发展?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2-06-30 来源:澎湃网 浏览次数: 1014
核心提示:2022年开年,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将算力资源提升到像水、电、燃气等基础资源的高度,面向全国资源分布、经
2022年开年,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将算力资源提升到像水、电、燃气等基础资源的高度,面向全国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实际,进行的全局统筹、协同优化的又一个历史性大工程。“东数西算”有何内涵和意义?对数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本期邀请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字经济中心资深咨询顾问邓志辉分享关于“东数西算”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观点与思考。

今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据悉,“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面向全国资源分布、经济发展实际,进行的全局统筹、协同优化的又一个历史性大工程。

“东数西算”重大时间节点
“东数西算”重大时间节点

什么是“东数西算”,有何内涵和意义?

“东数西算”的“数”是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是数字时代的核心生产力。“东数西算”通过在中西部建设包含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等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海量的数据有序引导至西部进行计算,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效率优化。

1.“东数西算”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大多分布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中国数据中心大平台数据显示,仅北上广三地数据中心就占全国份额的26%。但数据中心耗电量多、占地面积大,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持续大规模发展已经难以为继。相反,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充裕,水电、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加上适配的环境温度为数据中心的配置布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具备大规模布局数据中心的良好条件。发挥西部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将东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规模算力需求转移至西部,能充分优化东西部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破解东部经济发达城市算力设施 “抢着用”而西部地区“无人用”的供需失衡、发展失序难题。

2.“东数西算”使我国算力网络布局更趋合理

东数西算工程布局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同时根据当地区域对于算力实际需求还在枢纽节点内进一步规划设立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就近部署了枢纽节点和中心集群,其余枢纽节点则集中部署于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数据处理业务,可率先向西部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但对于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对于网络时延、相关配套要求较高,不适于传输至西部数据中心计算的需求可在东部枢纽内就近消化。这种近远结合、快慢协调的数据中心布局体系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据了解,信息通信大型龙头企业已纷纷落地数据中心至西部,作为数据存储备份的重要基地,如贵州贵安新区的华为云数据中心将成为华为全球管理数据的存储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西部云基地已建成亚马逊AWS、美利云等6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甘肃庆阳已吸引华为、科大讯飞、金山云等12家企业的数据中心落地。

3.“东数西算”能有效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数据中心被称为“不冒烟的钢厂”、“电老虎”,电力成本占其运营成本的“大头”,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每年耗电量近亿千瓦时。据测算,我国数据中心依托“西电东送”的用电量约为21.44亿千瓦时,平均用电损耗约6%。而在能源丰富、气候适宜的西部就近建设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既可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也可降低用电损耗,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我国10个数据中心集群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且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这些目标可充分契合西部区域气候、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东数西算” 有助于实现东西部在数据资源、能源供应上的互补,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

“东数西算”对数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此外,数据作为继土地、人才、资本后的新型生产要素,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资源规划层面。“东数西算”工程的顺利启动,不仅能大幅提高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还有助于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大动脉,形成以数据为纽带的东西部协调发展新格局。

1.“东数西算”显著提升我国数字产业算力水平

据统计,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赋能技术向经济、生活、治理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另据浪潮信息、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发布的《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可见,算力水平的提升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而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需要实现基础化和普及化,从而广泛服务于我国数字社会转型中的方方面面,加速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东数西算”有效降低数字化转型上云用数成本

企业上云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资金投入相对有限的中小企业,云化发展能降低算力使用的成本。如同“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一样,“东数西算”工程也能很好地平衡调度资源,可以将东部海量的上云数据存储、算力挖掘需求牵引到西部,缓解东部地区的存算压力。这对于东西部均衡布局算力设施,提供算力的企业来说,将有效加快实现云网协同、区域协同,提供多层次算力服务,增强算力服务品质,同时降低网络、电力等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另外对于大量使用算力的企业来说,将有助于享受更为便捷、易用、低成本的算力服务;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上云用数成本,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

3.“东数西算”带动西部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发展

数据枢纽集群建设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带动效应大。将对土建工程、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诸多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有效的投资。据有关机构和专家估算,“东数西算”工程每年投资体量将达数千亿元,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会达到1:8,经济引擎作用明显。“东数西算”,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同步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的溢出效应,有效带动西部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同时,“东数西算”工程还将提升西部地区对人才和资金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从而引领带动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等从东部向西部流动,也能促进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产业链环节向西部地区延伸,从而激发西部数字经济活力,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结 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国家竞争,海量的数据和先进的算力将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占领未来数字空间发展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东数西算”带来的数据、算力的跨域流动,是实现产业跃升、平衡区域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合作投稿: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展会合作: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会员咨询: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广告合作: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软文营销: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短视频营销: 您好,欢迎光临,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沪公网备3101140200589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