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CEO徐直军预计,未来5年华为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约10%,到2018年华为将成长为一家700亿美元规模的公司。这相当于在收入上再造一个华为。
华为已然成为深圳的名片,多年品牌深入深圳人心中。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华为却选择迁都东莞松山湖。
2013年7月24日,华为子公司员工@傅晓独孤 曝光了几张华为松山湖基地的图片,欧洲小镇的建筑风格蕴含在低密的松山湖之中,美不胜收,而据他所言“里面还有轻轨电力小火车当做穿梭交通工具”,则不由让人想象一个新的华为王国的诞生。
很快,傅晓独孤的曝光松山湖总部基地的消息,也得到华为终端总裁余承东的认同,笑言“大家伙这么快就把消息放到网上”的同时,也解释了部分华为迁都东莞的原因。
“东莞松山湖离深圳较近,开车约50分钟,未来深圳中心北移则更近,周边环境很优美,房子便宜很多,员工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在这些美丽的照片中,在华为人轻松的互动中,作为关心深圳,关心华为的人,在高兴的同时,渐感不安:华为,终将要撤离深圳了吗?
虽然近几年频传华为在南京、廊坊等地拿地的消息,但是,真正让人感觉到华为有撤离深圳迹象的,无疑是东莞总部基地的建设。这不仅是因为东莞和深圳是连襟,更重要的是,松山湖总部基地的定位以及华为发展的需求。
可以看一下华为与东莞发展线索,从2005年的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到2012年的拿地并被要求2015年建成,以及当下2013年的内部曝光,华为和松山湖越走越近愈发甜蜜的过程,怎么说也值得让龙岗提起心思留意。
从这个时间线来看,华为对松山湖总部基地的倚重,越来越大,也因此网上对华为的松山湖总部的定位猜想也更倾向于他将不仅仅是一个终端总部基地,很可能将承担更多的职能。当然,华为对松山湖的倚重以及坂田现实的困境,也为我们留下一窥华为撤离端倪的空间。
华为撤离原因猜想:
a)任正非理想主义式的个人愿望?
据传,任正非一直希望华为拥有像苹果公司或谷歌公司那样的环境,绝佳的环境和舒畅的场景,一种低密度的城区。但很明显这样的要求在深圳,土地成本太高了。
由于“华为科技城片区”内基本是以旧改为性质的项目,暂不说区域格调和规划是否合任正非及华为的口味,就周边高楼林立,俯视华为的气势和糟糕的环境,也注定很难让他接受。
反观东莞,松山湖为华为总部提供容积率为0.5—0.8左右的低密属性,也难怪华为人自己都为此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