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电信运营商的“去电信化”实践缘何效果甚微?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7
核心提示:
打开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路口的时候,没有想到互联网如此高速发展对传统电信业的影响来的如此之快,面对OTT的挤压,面对电信业进一步市场化发展的挑战,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去电信化”的课题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操作。根据个人了解的一些信息,本文就此话题做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去电信化”?

  无论是运营商内部还是业界,对于什么是“去电信化”,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个人理解,去电信化,就是去除电信化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这如同当年讲国有企业改革话题是提到的国企的弊端一样。随着电信运营商内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曾经发挥作用的东西在新形势下表现的不适应,尤其是面对互联网的运作。这些不适应的东西可能具体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条块分割问题、集团与地方关系问题、组织架构层级过多问题、决策流程过长问题等等。因此,去电信化命题,实践操作上大方向表现为顶层设计上驱动,小方向则表现为通过具体业务上的探索来拉动。

二、去电信化实践的误操作表现

  1、去电信化与管道暂时无关。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显然就是管道,而去电信化,似乎暂时与管道无关。流量清零问题看上去是一个业务模式改变的问题,但背后关联的是复杂的套餐it配置问题,实际上都是与管道相关的问题。此前业界对分省割据让电信运营商集约化失败的分析,也同样是管道的去电信化问题。再就是电信运营商流量后向经营的模式创新问题,市场需求很旺盛,但管道侧存在的问题也是多多,对流量后向经营的模式造成了很大的掣肘。因此,流量后向经营业务模式创新,更主要的表现为管道的技术能力问题,而在管道能力的去电信化方面,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去推动。

  2、去电信化不等于增值服务集约化、基地化。以中移动为代表,在增值服务方面,以业务基地集约化的方式先于“去电信化”概念明确提出来之前做了积极的探索。后续中电信等也都参照这种模式在视频、阅读、动漫、音乐等具体互联网应用上开展了基地化运作。在基地化运作的基础上,近年来又陆续对这些基地按照公司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与依托已成熟的市场化的公司路径相反,这个是直接推出去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基地和公司化的基地业务的确在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表现在:去电信化的基础薄弱,业务发展依靠运营商本身的用户,收费主要以套餐内结算分配为主。没有实现从互联网用户的迁移。当把这些业务真正推向市场,运营数据和财务业绩表现很快就暴露。业务集约化并没有按照互联网公司的运作方式开展,实际上更多的是依靠与各省的对接和结算,对各省尤其是大省的依赖性十分显著。对基地/公司化的基地的管控方式上仍然保留电信化的痕迹多。因此,这个方向的去电信化实践整体上不理想。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推荐文章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