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系统腐败近来频遭曝光,官员接连落马背后是审批大权在握。国家能源局如何推进简政放权才能在提高其行政效率的同时,减少部分官员从中获得的寻租空间?
能源系统官员接连落马 腐败频遭曝光
现行审批制度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的理念尚不十分协调,也极易滋生腐败行为
近日,国家能源局内部已做通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和beplay规则 司一名官员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但目前,中纪委还未公开许永盛接受组织调查的相关消息。
19日晚,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局领导一栏中,仍有许永盛名字在列,但与其他领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永盛近期活动仅有1条,也还是停留在2013年10月25日,报道的是许永盛带队赴山西阳泉调研,进行对口服务联系能源资源大省。重要讲话记录为零条。
此前魏鹏远以及核电司司长郝卫平被调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去年5月确认被调查。截至目前,能源局被调查的刘铁男、郝卫平、魏鹏远涉事原因并没有公布。能源系统多名高官或高管落马,被舆论称为该领域“二次反腐”行动已然开始。
据媒体报道,魏鹏远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现金。由于现金太多——钞票叠起来的高度约等于44个姚明,执法人员调去的16台点钞机被烧坏了4台。从2008年魏鹏远被提任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至今70个月,约2100天。1亿现金意味着,魏鹏远从上任至今,日进账47619元人民币。
魏鹏远在能源局煤炭司主要负责煤矿项目改造、煤矿基建的审批和核准,属于正处级副司长。
能源系统腐败近来频遭曝光,官员接连落马背后,则是项目审批大权在握。
官员手握审批大权 寻租空间广阔
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重点领域,涉及重大国计民生,也是反腐重点区域
2013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等多位能源系统官员、企业高管被查,暴露出能源审批链条的利益输送问题。
能源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数额大,动辄数以百亿计。与此同时,全国项目多,而且审批大权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在项目申报中他们掌握自由裁量权,容易衍生自由处置与权力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