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电压输出与温度成线性比例,因此即便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也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反之若采用热敏电阻器,就需依靠查表或加设电路才得知输出电压与温度的关系,这无疑会降低准确度并增加成本。
此外,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功率消耗比热敏电阻器要低,这是因为两者在感觉温度的方法上有所不同。由于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流变化来感觉温度,因此功耗较低;而热敏电阻器是在电流消耗中通过电阻变化来感觉温度,功耗自然较高。而且,当长时间去感觉温度时,热敏电阻器本身的温度也会愈来愈高,这也将大大影响其温度的准确性。
“目前,温度传感器在空调系统、冰箱、电饭煲、电风扇等家电产品,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国家半导体数据转换系统部亚太区市场经理陈永信表示,“全球温度传感器市场将达到10亿美元。”
据陈永信介绍,美国国家半导体的温度传感器芯片有四大发展方向:模拟输出温度传感器芯片,主要应用于无线类、硬盘机、空调等产品;数字温度传感器芯片,主要应用于硬盘机、空调、医疗设备、计算机类产品;远程二极管温度传感器芯片以及系统监示器芯片,均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类产品。
在四类温度传感器产品中,陈永信认为系统监示器芯片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利润也很丰厚。NSC为此推出的系统监示传感器芯片LM87除了能控制温度之外,还对风扇、电压有监控的作用,适用于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等。
“尽管目前全球通信产业的萧条使温度传感器市场受到一定影响,但中国通信和家电市场的蓬勃发展依然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陈永信表示,“NSC温度传感器亚太区市场主要集中在台湾和东南亚,但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国际通信、计算机厂商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NSC在亚太区特别是中国的市场仍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