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范围来看,目前广泛应用的3D打印制造技术可有五大类:第一类:粉末/丝状材料高能束烧结或融化成型(SLS,SLM,LENS和EBM)等;第二类:丝材挤出热熔成型(FDM);第三类:液态树脂光固化成型(SL,SLA);第四类:液体喷印成型(3DP);第五类:分层片材实体制造(LOM)。
目前,3D打印产业正处于整合过程中。在全球3D打印设备市场,3DSystems和Stratasys是两家具有突出地位的企业,除了起步较早以外,两家企业还大规模地采用并购策略,完善产品线、巩固领先优势。例如,Stratasys公司2012年4月以14亿美元并购了以色列Object公司,2013年6月以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MakerBot公司,分别获得Polyjet Matrix技术和桌面级产品技术;而3Dsystems公司在过去几年更是收购了30多家企业,涵盖了3D打印的全价值链。目前,独立运作的3D打印设备制造商还有美国ExOne、德国EOS、以色列Solido、德国Envisiontec等,它们分别在特定领域和细分市场具有比较优势。
3D打印技术逐渐成熟,其应用在快速拓展中,显示了新兴技术的巨大潜力。在中国,3D打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大国,利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甚至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国内企业仍大有可为之地。在3D打印领域努力攻克核心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性应用的企业,值得密切关注。
需注意的是,3D打印价格昂贵,3D打印设备和3D打印材料仍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技术有优待不断进步。常有分析者将这两点作为阻碍行业爆发的障碍。但市场人士表示,一项新产品、一个新市场的成熟过程,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供给,而是需求。价格和技术都是伪命题,如果能有效地、低成本地获得需求,产生规模效应后,价格自然会下降、设备厂商也自然会有更多投入研发的费用空间。
个股配置方面,分析人士表示,建议重点关注实质性从事3D打印相关产品制造和服务的公司,如银邦股份、海源机械、机器人、中航重机和南风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