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天正集团常务副总裁施长云
近年来,大力推行“以人为本”战略的天正集团,已成功打造出一个高效、创新、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的管理团队,并成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目前,天正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电器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并先后荣获“国家大型企业、国家级企业集团、中国电气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2007年年末之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天正集团再次开始了他的优秀人才储备之旅,在该集团常务副总裁施长云的亲自带领下,天正集团2008校园招聘“快车”接连驶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名校,选拔企业所需人才。11月27日晚间,在天正集团北大招聘会间隙,记者专访了施长云副总裁,请他阐述了天正集团的人才观及未来发展规划。
机电商报:天正集团作为一个从事传统工业制造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会对人才这么渴求?
施长云:企业要想取得快速发展,人才是最核心的因素。天正集团管理团队真的是以特别虔诚的态度来对待人才,因为我们认识到人才才是企业的竞争力,才是企业的优势。只有把人才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梦想,企业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现在很多企业都讲“以人为本”,但大多数企业领导往往会为了节省5万元设备采购费去花很多时间考察研究,但对待人才一般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而天正的高层60%的时间都用在研究优秀的人,研究如何把他们聚集在一起,激励他们,也正是这种对人才的渴求,天正才有可能取得新的发展。
机电商报: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发展历史的电气企业,您认为天正如今仍能保持高速增长的秘诀是什么?
施长云:在市场上,我们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以低压电器产业为例,这一部分去年实现增长61%,而今年的增长率为45%。我认为,天正能够取得高速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人才。
天正拥有优秀的管理机制、优秀的销售体制和优秀的管控体系,而这些高于同行的制度建设都是由优秀的人才完成的。最为重要的是,现有员工7000余人的天正还拥有很好的系统协调性,优秀的制度保证了集团每一个部门在行动时都能够指向一个方向,从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另外,我认为,天正取得高速增长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原因来自于企业管理层的高速应变能力、快速修复能力以及对市场空间的想象能力和灵敏的反应能力。
机电商报: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工业电器行业必将和其他成熟行业一样面临着一个行业洗牌过程,其实今年这种信号已经有所释放,比如工业电器领域跨国巨头施耐德和中国民营电器企业德力西的合资,您认为这将对天正产生怎样的影响?
施长云:这一合资对行业的影响将十分深远,而对天正而言,应对竞争最需要的是加强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因为供应链的两端连接着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
天正应该向施耐德学习,做到效率最大化,所以我们要以上下游供应链的延伸为工作重点。按照企业通常的管理思路,当然是零配件采购价格越低越好,而这却很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不规范的企业由于拥有价格优势而被吸纳进企业的供应链,规范的企业反而会因为价格不具备竞争优势被淘汰掉的现象发生。最后,企业回过头一看,自己的供应商都是小而散的供应商,大的有规模的供应商一家都没有。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小企业的发展理念、对产品质量的认识,都和天正的发展能力不相匹配。最近,我们已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考察供应商,决定把“良币”找回来,采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机电商报:在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不具有明显优势的今天,天正未来将如何发展?
施长云: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目前我们也有调整产品结构,开发beplay规则 的一些计划,不过,不管是做高压产品,还是做beplay规则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去做。为什么做一件同样的事情,有的企业能成功,有的企业却会失败?在我看来,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并不复杂,追求的无非就是低成本和差异化,但最终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胜出的因素却是企业能不能够将自己坚持的理念实施好,也就是战术将最终决定战略。
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而传统低压电器行业因为受到原材料和销售市场的双重影响,毛利率迅速下降。所以天正要想实现突破,就要生产国家需要的产品。目前,天正已经在变频器和电力自动化、光纤行业做了两年的研究储备,未来几年将会对这些领域重点投入。我们相信,这些满足国家需求的产品市场将会很大。
同时我认为,中国最近这10年、20年的时间还不能在世界上做到技术领先,中国的竞争能力还将体现在效率最大化上,也就是成本最低。所以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技术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企业持久竞争力的保持还要靠效率。而效率的取得就要依靠企业各个环节的努力,归根结底还是人才问题。这也是天正这么多年来注重挖掘、培养人才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