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应如何应对低迷煤市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2-18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32
核心提示:

——访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董事长郭海

迎着暮春的暖风,沐浴初夏的骄阳,我们走进五月。然而,对于国内众多煤炭企业而言,这个季节仍然寒气逼人。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面是国内煤炭产量的供大于求,一面是进口煤的大举压境。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16周下跌,这让煤企直呼“压力山大”。煤价究竟何时才能止跌?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面对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企业应如何应对?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董事长郭海给出了他的答案。

反思——

“只有落后的管理,没有过剩的市场”

记者: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连跌16周。有分析人士认为,煤价尚存下跌空间,有可能跌破600元/吨,您认为呢?

郭海:我估计下半年煤炭市场会稍微好转,但不会太理想。毕竟产能过剩是一个现实问题,就算市场下游拉动得再好,煤炭市场也很难有大的提升空间。

记者:您觉得造成如今煤企无力应对低迷煤市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山煤集团是如何面对当前困境的?

郭海:是成本问题。我认为“只有落后的管理,没有过剩的市场”,现在煤炭形势不好,但是这个市场还在,这就要求企业成本必须比市场平均水平低才行,而国内现在很多煤矿没有成本的优势,很多矿的煤炭成本从来都没有低于400多元每吨,这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们集团今年设定了一个任务目标,每个矿每吨煤的完全成本必须控制在300元以内,基本上我们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北部的低质煤矿井也能控制在230—240元每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煤炭形势不好,尤其是今年煤炭形势这么差,有的煤矿每吨煤的价格下降了300多元,但我们的煤矿还能凑合算过账来,还能养活这么多煤矿职工。

记者:据了解,有些煤炭企业今年以来亏损严重,出现了贷款发工资的现象,山煤员工待遇是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郭海:目前还没有受到影响。员工从去年到现在,面对市场的变化,都比较理解。公司在减少开支、节约费用方面调整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市场化的企业,是作为进出口公司起家的,所以对市场的变化也比较能适应。再加上有成本优势,所以不利的市场环境对我们的冲击相对较小。因而是一个利润相对大小的问题,而不是亏损与否的问题。而众多煤企是由老矿务局发展而来,属于生产型的企业,职工比较多,各方面的成本压力比较大。

谏言——

有序开采,限制高硫煤进口

记者:如今进口煤大量涌入和国内煤炭供大于求形成了巨大反差,我国是否应该适时提高进口煤的关税?

郭海:确实应该提高,特别是应该提高对高硫质煤炭的进口关税,因为我们进口的一大部分煤炭为高硫煤,这部分煤炭的低价涌入非常不利于中国煤炭市场的有序发展。

此外,还应该有序规划国内新煤矿的建设,现在不少新建煤矿是千万吨的大矿,很多地方不顾市场需求仍在无序地大量开采新煤田,这无论对市场还是对当地环境都是不好的,我们应该对煤炭资源进行有序地保护。

记者:除了您刚才说到的提高关税和限产,还希望国家层面采取哪些措施?

郭海:首先是在煤炭形势较好时期所定下的税费政策应该适当调整。说实在话,我们集团煤炭的生产成本每吨也就在130—140元左右,而其余80—100元不等的成本全在于税费,这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

其次,我认为靠市场调控对煤炭企业进行优胜劣汰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煤炭企业普遍经济效益欠佳,也会成为很大的社会不稳定源。如今面临困境的很大一部分是国有老企业,这些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把很多优质的煤奉献出来,如今这种资源条件下他们的竞争力显然是不强的,所以,不能让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国有老矿轻易地“死掉”。

记者:河南多家煤企向政府提出“煤电互保”,要求政府提倡省内火电企业优先使用省内煤,山西省有没有类似情况或者相关政策?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郭海:山西暂时还没有。山西历来对国家贡献比较多。2008年冬,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造成能源短缺,山西各煤企讲大局、保产量,有力地保证了电煤供应。又如在煤电矛盾突出时,发改委出台限价令,各煤企也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保障了电力的正常供应。所以,在如今形势不利好的时候,我们也希望有“煤电互保”等类似扶持政策出台。

出路——

找准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面对如今煤炭市场的变化,集团有哪些应对策略?

郭海:面对市场的挑战,我们一直在积极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因为我们山西北部的煤矿所生产产品主要为低质煤,与其亏本卖掉,不如自身消化,所以我们想在大同打造一个低质煤综合利用循环园区。这个项目的前期调研申报工作即将展开,该项目已被列为大同市“头号项目”和“一把手工程”。这也是山煤集团实施“以煤为基、循环发展”战略,进行转型跨越发展“两翼”的重要部分。其中两翼,一翼是煤炭的产运销,另外一翼就是构建“煤—电—铝—铝型材—建材—余热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实现煤电铝跨行业一体化发展。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