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持续的雾霾天气,让更多人开始重新思考清洁能源之于中国环境的重要性,包括核能、风能发电。4月9日,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做客腾讯财经,解析中国核电、风电发展意义及安全性问题。
张国宝说:“现在雾霾大家都很关心,尽管雾霾的罪魁祸首是谁还争论不休,但起码能源结构应该更清洁化,这是一个共识。”
内陆核电站技术同样成熟
4月初,有媒体报道了国内首个内陆核电项目桃花江核电站筹备完毕的消息,尽管这一项目并无开工时间表,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论。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公众对中国核电安全问题尤为关注,核电发展政策也因此调整。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决定,对中国核设施全面安全检查,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
全世界有400多台核电机组,分布在美、法、英、俄、日、德、韩等30多个工业技术先进的国家。中国现有17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约为1400多万千瓦。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到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目标为8000万千瓦。不过按照统一部署,“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针对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张国宝做出技术解释,他说:“中国的核电就我的接触而言,在国际上还是处于先进地位的。中国有后发优势,人家搞核电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是最近这几年(开始的),很多都是引进最先进的技术。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机组已经运行40多年了,是第一批核技术。”
中国现在运行的核电站绝大部分属于法国M310技术,在针对多个国家此类技术的综合评估中,中国核电站的多项指标打分都在前列。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核电站厂址按滨海、滨河、滨湖划分为三大类。而中国通常将滨河、滨湖核电站通称为内陆核电站。目前全球在运442台核电机组中,内陆核电机组占220台。而对于这部分可能被认为更敏感的核电站,张国宝指出,其安全技术也已完善。
他解释:“核裂变产生出来热被一回路的水吸收了,但一回路是封闭的,不用来发电。一回路和二回路之间是非接触的热交换,就像我不用摸到灯泡也能感觉到它的热。二回路产生的蒸汽才推动汽轮机发电,二回路也是封闭的,不能排到外面去。二回路发完电以后需要冷却,才是用海水,并排放回海里。”这些冷却水是不含放射性物质的,而在内陆,核电机组须通过冷却塔冷却,并非像有些公众担心的会向湖、河排放冷却水,即便这些冷却水并没有辐射性。
不过张国宝同时也强调,决策层愿意尊重民意,“中国开始建(核电站)的时候都在沿海,大家好像有这个概念:核电站出事以后排不到海里去,周边不就有影响了嘛?这种担心政府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作出的决定是十二五期间不建内陆核电站,让大家再去认识一下内陆核电站到底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