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删减掉不该班组做的工作,让员工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做好、做精本职工作,让员工在岗位上实现“有所为”。
记者:您如何看待减负在班组建设中的必要性?
李晓强:减负是近年来企业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横向来看,目前,企业班组负担过重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各专业制度本身不够务实,可操作性不强;部门和部门之间沟通不够,使得执行层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等。
其实,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干事创业应该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为”就扎实做好本质工作,干出成绩;而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既要做分内的事,又要顾及职责以外的事,则是“不为”。
减负的本质不是减量或是减质,而是通过删减掉不该班组做的工作,让员工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做好、做精本职工作,让员工在岗位上实现“有所为”,最终目的是提升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当然,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管理的程序是应该有的,但在确保生产安全、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最低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在制度安排、规章约束、检查培训等方面,应该本着务实、简洁、高效的原则,优化工作,加强协同沟通、不断增强班组做好核心业务的能力。
记者:按照您的理解,班组减负的关键在于抓好顶层设计?
李晓强:企业好比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班组就是机器上的齿轮,班组员工就是齿尖。我们既要关注整个齿轮的运转情况,也要及时掌握每个齿轮、齿尖是否咬合在一起。如果磨合不好,就会出现短板。
作为事关企业全局的系统工程,班组减负的顶层设计导向与基层的实践完善同等重要。
对于像国家电网公司这样一个班组类型和数量多的大型企业而言,在公司总部层面做好班组减负的顶层设计,统一班组减负的目标和措施,制定检验评价班组减负效果的“标尺”,既是整体推进班组减负的最好切入点,也是打造班组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另一方面,顶层设计的效果需要通过基层实践来检验,特别是设计制定的规章制度、措施要求,必须经过基层班组一段时间实践,检验其针对性和可行性以及有效性。
记者:您认为,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减负工作有什么特点?
李晓强:高层重视是前提。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加强对班组建设的领导,真正将班组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此外制度有保障。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反映出公司班组已经从建立到规范再到标准化的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跃;去年,国家电网公司又下发了《加强班组建设减轻班组负担的指导意见》,表明班组建设正从规范化向精细化、精益化方向转变,这些制度的出台为班组建设提供了依据。
第三措施有创新。为适应“三集五大”建设和深化“两个转变”的新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创新班组建设管理方式、方法,如开发应用班组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班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近几年努力,国家电网公司的班组建设成果突出。自2005年以来,先后有320个班组被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极大地提升和带动了国有企业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
记者: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公司很多班组处于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班组减负与服务群众相结合?
李晓强: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着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这个层面来看,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减负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总要求。
从内部而言,应多掌握一线班组员工的意见,划分好职责,明确好权限,为班组“松绑”,下力气解决基层员工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包括待遇、职业通道、生活等,释放和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外部来说,社会大众关心的电力抢修、电费收交等都与一线班组密切相关。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打造的“善小”文化,这正是加强班组建设的一个典型成果,对于班组队伍建设、竞争力建设、对外品牌建设都有重要的价值。所以,一线班组不妨借助窗口渠道、上门服务等方式,积极向外界展示班组形象,同时,认真倾听社会群众对自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更好地补齐班组乃至企业的短板。
记者:班组减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企业减负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晓强:企业越优秀,对班组的要求越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减负工作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持续注意和强调。
一是在刚性约束上求深化。所谓刚性约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守和执行的制度规章,这是企业多年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的积累和总结。因此,不论如何减负,企业的刚性制度必须坚持。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加强配套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刚性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在创新上求深化。班组减负必须要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不断追求创新突破,如管理扁平化,为班组营造创新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不断听取来自系统内外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从群众中寻找利于班组减负增效的新思路和新做法。
三是在凝聚力上求深化。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单元,也是企业凝聚力最直接的体现。应鼓励全员参与知识型、学习型和创新型班组建设,多为班组发展提意见建议;做好班组的民主管理,既有严格纪律约束,又有人性化关怀;重视班组长的带头作用,在薪酬、职业通道方面给予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