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用电大国。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电网电能质量的扰动越来越严重;同时,在我国高科技行业中,由于越来越推崇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能质量行业面临的新市场环境,让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都感到了变化。目前,如何看待我国电能质量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突破目前电能质量行业所面临的瓶颈。为此《电力系统装备》记者采访了电能质量行业的资深专家,安徽大学教授李令冬。
在他看来,为了突破我国电能质量行业面临的电能质量市场需求大、设备制造能力强与产业规模小、企业系统服务能力弱的严重不对称,必须要推动我国电能质量行业朝系统化、个性化,以及精细化管理模式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媒体: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电能质量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李令冬:目前,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分布式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电能质量技术由单一的技术向包含无功补偿、谐波滤波和有功补偿的电能质量系统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扩展,市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大,给电能质量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随着我国深入实施节能环保政策给企业带来的节电压力,也产生了对提高电能质量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电能质量行业的市场规模在500亿元以上。
媒体:您如何看待目前我国电能质量行业发展的现状?
李令冬: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方都很看好电能质量行业的发展前景,近十年来,以电能质量为己任的公司、教学科研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能质量标准、设备改造、工程服务、技术监督管理和教育科研体系。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虽然我国电能质量行业整体产业规模较大、但单个企业的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的产值小于10亿元。同时,在电能质量行业,企业的设备制造能力较强,但系统服务能力较弱。此外,目前建成的电能质量工程较多,但优质运行的工程少;解决局部问题工程多,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工程少。行业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现象明显,多数企业利润低下。
媒体:电能质量产业发展面临哪些瓶颈?
李令冬:目前,我国电能质量市场需求大、设备制造能力强与产业规模小、企业系统服务能力弱的严重不对称是当前电能质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
由于目前提供电能质量服务的企业在系统服务能力方面较弱,制约了电能质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首先,企业所提供的工程方案往往非常简单,并且同质化现象严重,方案中缺少系统化、个性化的考虑;其次,由于企业缺少仿真软件支撑,企业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很难避免错误的发生,使得电能质量工程的系统化程度低,工程质量不高;最后,企业在进行电能质量治理工程时,与节能减排、生产工艺、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的结合度不够,使得工程的效益不能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