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生的愿望是,建立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量标准。5年前,我国量子化电阻基准已经跃居世界之首;5年后,他又向量子质量基准发起挑战
◎本刊记者 宿希强
2008年1月8日,上午10时,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科技界的精英济济一堂。
当个子瘦小、精神矍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张钟华登台接受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颁奖时,人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张钟华和他的团队是因“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领先国际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这一基准的准确度比国外最高水平还高了10倍多!也许普通人听不懂这么拗口的科技术语,也不明白有什么重大意义,但在场的科学家们很清楚:这意味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电学计量站在了世界的顶峰,这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意义非凡!
会后当很多媒体欲对张钟华进行采访时,却发现他不见了——这时的张钟华早已匆匆返回,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时间,对于他来说,太宝贵了。
今年5月17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他时,他刚从一次国际计量学术会议上回来,他已经向计量科学的另一座高峰——“量子质量基准”发起了冲锋。
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已经69岁、衣着简朴、面容清癯的张钟华看上去普通而平易。但一提起计量科学,他的眼睛立刻炯炯有神,散发出一个大科学家睿智的神采。
“萨达姆躲在地洞里,美国的导弹为什么能钻进去很准地打他?卫星导弹都是靠GPS全球定位系统指挥的,GPS定位系统准不准是靠卫星上面装的原子钟,而原子钟准不准就要靠计量科学。”
“生活中常用的电视机、电冰箱好不好,是要靠电学仪器来检测的。而所有的电学仪器准不准,也要靠计量科学。”
“空气是不是被污染了?测量会得出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准不准呢?都要溯源到计量科学的标准量上去。”
……
[$page]“所以说计量学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张钟华幽默地说。
“中国计量要独立自主”
1965年,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张钟华分配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计量科学之旅。
在这里,不经意间,原国际计量委员会成员王大珩院士给他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建国初期,国际上还是以实物作为计量源,由于当时中国没有计量标准,在上级指示下王大珩只有去前苏联求证测量结果。因为怕温度、湿度变化及路途颠簸等因素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路上王大珩把棉被包裹的设备紧紧抱在怀里,小心翼翼地像抱着一个婴儿。等到了目的地,胳膊都伸不开了。“你能理解那种滋味吗?”王大珩轻轻问他。
张钟华强忍着没掉下眼泪。“中国计量要独立自主,不能受控于人!”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这成了他拼搏一生的原动力。
张钟华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上世纪70年代他担任国家“计算电容基准”主体研制工作, 即提出“变动边界微扰法”,解决了电极几何形状误差的计算问题——从此中国的交流阻抗标准有了独立自主的溯源根据,后来这项课题成果获原国家计量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其间日本听说中国正在研究这项技术,就主动提出要和中国比对。
有意思的是,当张钟华问日方实验结果如何,日本学者说“找不到了”。但等张钟华他们的结果出来时,日方赶紧说他们的结果“又找到了”。最后,通过比对,证实双方的结果一模一样。
“其实,他们哪里是找不到结果呀,是不相信中国能做出来。”张钟华“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时光荏苒。
2006年,法国都灵国际会议。张钟华铿锵有力地宣布:中国向世界性计量难题“量子质量基准”宣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身材瘦小的中国科学家身上。此前,美国人已经研究30多年,投入3000万美元;英国人研究近30年,投入1000万英镑;法国人研究20多年,投入900万欧元,但都还没有得到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