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东汽咋样了?”
“怎么样?都恢复正常了吧?”
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见到久违的朋友,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而每次,王计总是爽朗地回答:“东汽不仅没问题了,还远超地震之前!”
“汶川地震后,东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关爱和帮助。 2008年6月1日,我们在汉旺的废墟上向社会承诺:两年之内,我们一定还社会一个新东汽!现在我们做到了,东汽人做到了!”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
骄人的经营数据是王计的底气。继2008年东方电气完成当年计划任务88.88%后,2009年发电设备产量达到3133万千瓦,其中由东汽完成的汽轮机和风电设备产量就有2903万千瓦。2010年东方电气发电设备产量又攀升至3622万千瓦,连续7年保持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2011年预计将突破4000万千瓦。
“最近一段时间里,通用、阿尔斯通、日立、三菱重工等国际同行的主要负责人先后参观了新东汽,都发出由衷的感慨:东汽能生产全世界最大、最好的汽轮机,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壮举也许只有中国人能实现。”王计说。
当被问及东汽在灾难之后为何能迅速重建并巍然崛起时,王计的回答只有四个字:“东汽精神”。回想起地震后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场景,这位年过五旬的汉子也禁不住湿润了眼眶。“支撑我们一路走来的,就是这样子一股劲!”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这就是‘东汽精神’,更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东汽人的铮铮誓言。”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和灾后重建的双重考验,东方电气提出“以信心和智慧应对双重压力”,不仅实现了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产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销售收入374.1亿元,同比增长9.9%;新承接合同595亿元,为计划的148.8%;火电设备同比减少14.4%,风电设备同比增长50%。2010年东方电气的新增订单中,燃煤发电设备比例已经由2005年的85%降至50%,而核电设备比例上升至16%,风电设备比例上升至16.5%。
水电、煤电、核电、风电、燃气电、光电——放眼“十二五”,“六电并举”的东方电气的目标没有变:不仅要继续保持产量的世界第一,更要做技术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