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10日在上海闭幕。
中国工博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之一。尽管世界经济尚未全面回暖,但此次工博会并未受到大的影响。据工博会官方提供的数据,本届工博会实现贸易成交额累计超3.05亿元人民币,贸易意向签约额累计超2.95亿元。
“开展之前,我也有些担心。”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李巍告诉中新社记者,由于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此前有所担忧,“但是几天展会下来发现工博会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参展商的规模和质量都比之前有提升。”
中国工博会官方数据显示,5天的展会中吸引了参观者超11.14万人次。李巍称,社会公众的关注是今年工博会的一大特点,“尤其是高端、智能,以及工业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展品特别受到公众关注”。
记者连日走访中亦发现,从此次展会中传递的“信号”可知,未来世界制造业将朝着高端、智能和绿色之路发展。
例如,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展出的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成为获得本届工博会金奖的四个展品之一。
据工博会评奖部介绍,这是目前中国建造的技术最先进、难度最大的海洋工程项目,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对加快中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维护海洋权益,提升海洋工程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年新增的“工业机器人展”中,60余中外机器人同场竞技,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能玩魔方的机器人……世界各大厂商“各显神通”,展现了未来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的新趋势。
李巍介绍说,工博会展现的这些新技术,集中反映了国际制造业最先进水平和未来趋势。“以后中国工博会将逐渐成为展示各国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平台。”
核心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