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世界工厂”向何处去?——升级与转移双主题下的中国制造业》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2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90
核心提示:

  引 言:
“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与工业化
第一章:工业化——近代以来中国经济主旋律及其成就
第二章:盛世危言——中国制造业繁荣下的潜在危机
第三章:前堵后追下中国制造业之困
第四章:升级与转移——中国制造业突围之路
第五章:中国制造业是否会自废武功?

  六、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布失衡及其代价
(一)工业化不足:中国内地省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巨大的区域发展落差是新中国继承的一笔沉重的历史遗产,广大中西部地区近代工业的滞后尤为显著,给来自西方工业化国家的观察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埃德加·斯诺生动地描述道,在整个西北,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绥远,这些面积总和几乎与俄国除外的整个欧洲相当的省份里,机器工业投资总额肯定大大低于福特汽车公司某一大装配线上的一个工厂。正因为置身于当时的中国西北,埃德加·斯诺才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是在西北激起了一阵“工业繁荣”,因为在这个方圆数百里都是牧区、半牧区的环境里,红军居然历经二万五千里征程带来了一批近代工业设备,包括数十台美国胜家缝纫机、制版机、轻型印刷机,乃至一部分车床、旋床、冲床和铸模等。尽管抗战初期沿海部分工业内迁,推动西部地区(主要是四川)经历了近代制造业的显著增长,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广大中西部在全国近代工业中所占份额仍然很低。在战后经济恢复完成的195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占68.3%,中、西部分别只占21.3%和10.4%。
  在新中国前期,我国政府推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通过计划手段有意识地增加在中西部的工业投入,工业布局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发展落差逐渐缩小。1978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到59.2%,中、西部分别上升至25.1%和15.7%。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区域发展落差再度拉大。2000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比1978年上升10.5个百分点达到69.7%,中、西部则分别下降6.3个和4.2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相继付诸实施,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高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落差再次缩小的希望开始浮现。
  尽管如此,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近30年工业化成果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的格局仍然没有显著改观。200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东部占比68.9%,比2000年降低0.8个百分点;中部占比19.0%,提高0.2个百分点;西部占比12.1%,提高0.6个百分点;广大内地省份面临的工业化不足困扰仍未消除。
  我所说的“工业化不足”,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一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GDP构成中工业占比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之所以要如此定义,是因为一个地区假如兼具人均GDP高、工业占比低两项特征,通常是因为其工业化早已完成或超越,步入现代服务业主导阶段。鉴于2008年中国制造业产出已经位居世界第二,GDP位居世界第三,占当年全球GDP的7.25%,被公认为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且在次贷危机中开始显示出高于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因此,本书选择以2008年为基准。当年我国人均GDP为22698.0元,工业占GDP的42.9%;根据上述两项标准衡量,有14个省区处于工业化不足状态。
  从主要工业品产量看,以地处中部、自然条件较好、而且已有部分制造业(如工程机械行业)领跑全国的湖南为例,主要大宗工业品2008年产量多数不足全国总产量的1%,产量较高省市区产量往往是湖南的30倍以上,甚至成千上万倍。
  即使在一省之内,区域发展失衡的情况也相当严峻,经济总量和人口超过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中国大陆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就是如此。珠三角地区在许多方面实际生活水平已经不让中等发达国家,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与其差距之大,几乎与全国最发达省份与最不发达省份的差距相当,正是这种区域发展失衡拉低了广东人均GDP水平。
  在广东省开始启动产业转移工作的2005年,粤北山区和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差距将近5倍之多。同年,不考虑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纯都市直辖市,全国各省、自治区中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浙江(27703元),最低的省份是贵州(5052元),相差4.5倍。到提出“双转移战略”的2008年,珠三角人均GDP达到9020美元,东西两翼不足2400美元,山区5市仅约2200美元,珠三角与山区的差距仍有3.1倍。同年,全国各省、自治区中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浙江(42214元),最低的省份是贵州(8824元),相差3.8倍;广东区域发展差异系数为0.75,高于全国2007年0.67的平均水平。
  由于区域发展失衡,虽然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首位,但在除京津沪三个老直辖市之外的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其人均GDP水平不仅已经连续10年左右落后于浙江,而且从2005年起一直落后于江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也相对滞后:2010年,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3897.8元,低于浙江(27359.0元),与江苏(22944.3元)、福建(21781.3元)相比优势不大,且200~2010年间,除2003年一年之外,广东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890.3元,低于江苏(9118.2元)、浙江(11302.6元),与福建(7426.9元)大致相当,与山东(6990.3元)差距不大。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