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报:您对中荷海上风电合作的现状有何评价?
Martijn:中荷一直保持着风电领域的交流,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此次风电大会期间举办的中荷海上风电研讨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两国海上风电未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许多荷兰企业借此机会来到中国,同中国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将更加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
此次研讨会,双方都对中荷海上风电合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也达成了一些共识。我希望这些想法都能在未来得以实现,也欢迎中国企业来荷兰进行考察。这种不断交流、互相学习的氛围应该维持下去。
中国能源报:中荷两国在海上风电发展各有什么优劣势?
Martijn:荷兰有超过20年的海上风电发展经验。Martijn:毫无疑问,海上风电是中荷未来的合作重点,尤其是向更远、更深的海域发展。当然,这对安装、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叶片尺寸也将更大。这是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当然也带来了许多机遇。我认为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大。
中国能源报:海上风电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成本吗?
Martijn:成本当然会是一个问题,但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海上风电商来说,还有更加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目前,相关政府机构(包括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等)正在对政策、项目位置和环境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我想等这些前期问题都得以落实和解决后,才是考虑成本问题的时候。
我认为,中国海上风电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风机制造商缺乏认证。对投资商来说,要进入一个市场、特别是像海上风电这样的新兴市场,了解其风险是十分必要的。拥有资格认证的企业无异于给投资商打了一阵强心剂,反之就会令他们有所顾虑。而投资无法保障将给海上风电市场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中国能源报:海上风电成本仍然很高,您认为未来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吗?
Martijn:许多人都说风电的成本将会下降,我同意这个观点。但风电成本的降低不应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且我认为成本下降速度不会很快。
当然,海上风电成本肯定是有一些下降空间的。但是我仍要强调,成本下降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速度过快并不是一件好事。成本下跌过快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时间去适应,利润大跌甚至亏损会导致企业难以保障自身发展。
中国能源报:目前Pontis在中国有业务吗?未来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同中国进行合作?
Martijn:Pontis目前在欧洲、美国和中国都设有分部。在中国我们已经同几家风机叶片制造商展开了合作。我们具有10兆瓦风机叶片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在中国的海上风机安装项目也将在不久后进行。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完全采用欧洲标准,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好的质量才能赢得更多客户。
此外,我们同样为客户优化叶片制造工序,提高质量以及控制成本。帮助客户减轻叶片重量也是我们的业务之一,这可以让风机在一些风力条件相对较差的环境里良好运行。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也犯了一些错误,不过我们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发展经验。中国海上风电正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借鉴我们的经验教训,在发展方面少走弯路。
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很快,这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中国比过去的荷兰做得更好,我想我们也应该从中学习。
对中国企业来说,想要开拓欧洲市场可能比较缺乏资质认定,而在这方面许多荷兰企业都能够给予帮助。
中国能源报:您对中荷海上风电合作前景有何展望?哪方面比较有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