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浙江商人,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总不会被忽略掉。在浙商圈子里,南存辉往往留给人深刻的印象:时刻泛着笑意、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谈吐得当且幽默风趣。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见到了南存辉,他谈到了自己过去的艰辛历程、内心最感恩的父亲与南怀瑾。他提醒自己,人生要懂得“放下”。
艰难时刻父亲出手
出生于1963年、在浙江温州柳市长大的南存辉无法忘记曾经那段艰难的岁月。那时他的家境不算好,家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便是父亲的修鞋手艺。全家人没有锦衣玉食,但不乏快乐。
可是,南存辉13岁那年,突然父亲在集体劳动中遭遇意外并且受伤,导致南存辉的学费凑不齐,不得不中断学业。“我那时只有一个念头,要养活家里人,于是就开始拜师学艺,向父亲求教怎样修鞋。”
一开始,面对自己的同学及父老乡亲,南存辉有时甚至尴尬到见人就躲。这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通过言语和精神上的鼓励,让自己的孩子来面对。在家人的鼓励下,南存辉终于愿意和人交流,也不断听取别人的意见、需求,投入极大的热情去修好每一双鞋,直至大家满意。而他也从与人的沟通中感受到了新的快乐。
南存辉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仍然会时不时地去了解、观察和琢磨别人在做什么。常常到南存辉那里修鞋的客人也会和他交流:街对面开了什么新的铺子,谁家又在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随着这类沟通的深入,再加上本来头脑就很灵活,他很快发现有“电器补偿器”这样一门新业务,正在柳市流行着。
上世纪70年代末,南存辉16岁左右,一位在铁道部门工作的柳市人从外地捎回了一个电器补偿器,询问当地人能不能加工和生产这类产品。随后有人制作出补偿器之后,柳市人也看到了商机,很短时间内上千家电气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在柳市出现。南存辉得知后,向3个朋友发出邀请,迅速在柳市的街上摆起了柜台卖这个小产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南存辉又一次询问父亲的意见。一开始,父亲并不是十分同意,如果真的是做“前店后厂”,风险会太大。但经过南存辉晓之以理的深谈,父亲答应将自己的几间老屋抵押,并换出了数万元的贷款去办工厂。这一举动令南存辉至今都十分感动,这也是南存辉经营正泰电器的重要一步。
拿着人生中第一笔大额资金,他与同学开设了小厂,这就是正泰集团的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小小的修鞋匠蜕变成了一个电器生产商。
感谢同行
在南存辉进入到低压电器领域之后,整个柳市也成为了全国制造业基地。不过由于工厂太多,鱼龙混杂,柳市的部分生产商经常会有生产质量低下的问题。为了贪图便宜,一些人用铜触点代替银触点,用铁片代替双金属片,导致各地电力工程事故频发,一时之间舆论一边倒地质疑当地产品质量不过关。
他很快北上上海,寻找到了优秀的技术人员。多轮的拜访终于打动了上海的三位高级技术专家王中江、宋佩良、蒋基兴。这三人到了柳市后,南存辉的求精开关厂技术突飞猛进,而且质量上乘,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口碑也使其成为首个获得国家机电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990年求精开关厂不仅不像其他企业被治理整顿,反而获得了政府的扶持。
1991年9月,求精开关厂一分为二,南存辉与合作者各自办起自己的公司。他把分到的“求精开关一厂”取名为“正泰”,意为“做人要正直,处事要泰然”。
正泰得以存活下来,但大量柳市当地的电器企业则在生死线上挣扎。这时,南存辉意识到,机会来了。
他对自己的同行说:“如果你们愿意,正泰收取一些管理费,你们可以租用我们的品牌,而且能获得生产许可。”经过1年多时间,4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由此加盟了正泰。在获得正泰的品牌输出及生产许可证之后,正泰的销售量也迅速扩大,因而南存辉提出所有使用“正泰”商标的企业,正泰要用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作为投入,并对这类企业直接控股。尽管这一变化也曾遭遇了别人的质疑和某些企业管理者的抵触,但最终仍然得以推进。
在回想这段经历时,南存辉不无感慨:正泰能有今天,也是因为有朋友的支持、同行的信任,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感恩南怀瑾教导
南存辉自己也说,除了同行及朋友,他也很感恩家人及同事。这也是为何其愿意让出更多的股份给他们的原因。
目前正泰集团的股权中,大约20%多为其个人持股,其间经历了一次次的股权变更。第一轮股权变更是由家族入股所引起。通过9个家族成员的参股,南存辉将自己持有100%股份一下子降低到了60%。第二轮的个人股权减持,则是他在参控股其他电器制造商时所发生的。当时48家企业正式纳入正泰集团板块后,他在正泰集团中的股权又从60%下降到了不到40%。
为了吸引到更多的中高级人才,他再度放弃了部分股权。通过管理入股、技术入股及经营入股的各种方式,南存辉吸收了几十名各类新股东,直至现在自己所持股份已经不多。
“人生很多时候要懂得放下,要懂得惜缘。”南存辉说,“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未闻风浪覆虚舟。这是让世人对名利应有淡漠之心。”而他的这一番感受,则是在向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学习过程中悟出的。
与南怀瑾的相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30多岁的南存辉第一次去香港拜访了对方。在与南怀瑾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居然发现父辈们有很深的渊源:同住在柳市的殿后村南宅。南怀瑾的父亲后来因为从商而搬迁到了翁垟街道的地团社区桥头村附近,南存辉的父亲则搬到了柳市的上园村。
从那次见面后,南存辉抽空就会给南怀瑾发消息或者打电话问候,不过南怀瑾在2008年春节看到自己的同乡时,仍不忘训诫南存辉“要过来学习”、“要学会放下”。一片苦心打动了南存辉,静下心来听南老讲讲课的愿望,也变成了行动。
2009年,南存辉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关掉手机和电脑,在南怀瑾开办的太湖大学堂学习站桩、打坐和走路。同时也跟随南怀瑾重读中国古代儒、释、道各种典籍。
“这段经历很难忘。”南存辉回忆说,当时有来自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但个个都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走路、静坐。一堂打坐课45分钟,若有人坐歪了,南老就用手里的煞音板“砰”地敲一下,提醒大家坐姿要正确。
南怀瑾让南存辉尽可能多地去阅读一些史书,“重温这些历史典藏之后,我也会静下心来,再度梳理自己做企业的得失。”
虽然公司已经壮大,但仍有很多发展中的困惑。“求学时间虽短,但对我这几年的影响很大。我期望能像南老告诫我的那句话一样,"以一己之简约,承世事之繁杂",而且也要始终保持创业之初的谦虚。而在做人上,我也记得供南老的大禅堂里那副对联:此是学佛场,心空极地归。虽然工作已很忙碌,而且平时也要想企业的一些大战略方向,但我还是会花不少时间打坐,把自己的内心清空回到原点。人生有三重境界,刻意人生、随意人生、禅意人生。最后的那一境界是我愿意达到的。”南存辉说。
核心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