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10日出炉。共有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获得了201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连续三年空缺后,2013年终于取得可喜突破,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该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1月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3年度获奖项目特点看,民生类技术产品居多,特别是群众普遍关注的医疗卫生、环保等领域的优秀技术成果占比很大。此外,科技进步奖从2011年的283项减少到2013年的188项,减少95项,减幅33.6%,成为2000年以来科技进步奖最少的一年。这也凸显了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的评选原则。
结构优化 评审严格
陈志敏介绍,从2013年度评奖特点看,科技奖励减少了数量,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其中,精简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突出了鼓励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发明创造。
与2011年相比,2013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61项,减幅16.3%,比例结构大体从原来的10%、15%、75%调整为15%、25%、60%,奖励结构趋于合理。
强化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导向。2013年度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6.6岁。还首次专门为40岁以下青年学者主持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开辟了专家推荐渠道,可由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联合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不受推荐指标限制。
加大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力度。在2013年度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作为牵头或参与单位完成的项目占75.9%,其中,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完成的项目占35.8%。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高等级项目比例也在增加,13项一等奖中企业牵头完成的有6项,参与完成的有10项。企业技术创新工程获奖项目比2012年增加了2项,其中有1项为一等奖。
2013年度的评奖还加大了对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突出了对成果质量和水平的评价,突出了对学术严谨和科研诚信的引导。
同时,在评审组织方面也更为严格。主要特点有:强化了小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全面实行视频答辩;加强评审过程信息管理;加大公示力度,提高奖励透明度;强化了专家队伍建设,首次建立了会评组长库制度,严格执行评审专家回避制度,新增设香港、澳门的专家参加自然科学奖初评工作,进一步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强化了全程监督制度。
突破基础 成果显著
陈志敏表示,从2013年度获奖项目所属领域看,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特征:
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由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确立了铁基超导体是新一类的非常规超导体,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探索和研究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热潮。此外,在恒星演化和特殊恒星的形成,中草药的化学与生活活性成分,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燃料电池中多相能质传递与反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机理,可压缩欧拉方程整体解研究,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高分子复合材料微加工制备及其物理与化学问题,纳米结构金属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业科技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业领域连续四年收获一等奖,2013年更产生了一项特等奖。由袁隆平领衔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将水稻亩产量由700公斤提高到了988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大科学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硕果累累。例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建立了军民融合、互动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以我国首艘航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万吨油船等为代表的海军新型武器装备和行业标志性产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集中供热、电网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公铁两用斜拉桥建造、离岸深水港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浙江大学与多家企业产学研攻关成功研制“高端控制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平台”,突破了国外对高端控制装备尤其是平台核心技术的垄断,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又如,“飞机数字化装配若干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飞机装配领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开创了我国飞机装配技术的崭新发展模式,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群众普遍关注的医药卫生、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与安全等方面,优秀成果不断涌现。由李兰娟院士等完成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创建了独特有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系统,为解决重症肝病高病死率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环境领域,有机废水处理、湖泊底泥污染控制、滑坡地质灾害防控、海上油膜探测等方面,都在理论上进行了创新并研发了成套装备,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交通安全,提出了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国防与国家安全领域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显著。航天、航空、舰船、兵器、军用电子、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均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如“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项目,首次成功运营管理了我国第一个载人空间实验平台,首次实现了空间飞行器组合体运行、控制与管理,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进驻在轨长期运行的载人航天器并在其中健康生活和高效工作,首次将我国女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
核心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