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电力频道12月11日电 题:独立试点间的融合考验碳市场命运
据《中国电力报》报道,继6月份深圳的碳交易市场敲响第一锣后,11月26日和28日,上海市和北京市的碳交易市场相继启动,广东、天津等试点城市也正在做开市前的最后准备。据了解,今年底前,至少有5个试点城市完成上线交易工作。
试点城市顺利开市,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正式步入正轨。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将碳交易制度更加深化和完善。在此过程中,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与能源团队主管宋然平认为,当务之急是做好立法工作,让碳交易市场有法可依;探讨试点省市间的融合问题,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铺好路。
碳价紧随市场情况波动
根据11月26日和28日上海与北京的首日交易情况,两大城市的成交量均在4万吨左右。这个交易数字能否满足业内期待?在采访中,长期从事低碳减排研究工作的郑江灼告诉记者,从数字上看,首日交易量确实略显单薄,但其实业内早已对此 有所预判。“一方面,由于国内的交易还都以配额交易为主,并没有期货合约等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成交量自然会受些影响。
另一方面,碳市刚刚启动,很多企业对自己的配额需求并不明朗,尚处于观望阶段。”宋然平则对碳交易价格的变化更为关注。他告诉记者,上海市碳排放2013年配额、2014年配额、2015年配额的首笔成交价格依次为每吨27元、26元、25元;北京市成交额204.1万元,均价在50元/吨。“交易价格差异大,表明试点城市不同,制度设计不同,市场反应也不尽相同。而且,未来碳交易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的情况出现浮动。”
试点省市制度设计各有亮点
除深圳、上海、北京市之外,广东省日前也公布了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对比几大试点城市的碳交易制度,在整体框架之下有共通之处,亦各有亮点。
首先,纳入行业范围和门槛不同。深圳市纳入的行业较多,达二十多个。北京覆盖行业包括电力、石化、汽车等行业,企业数量多达400余家,上海则覆盖钢铁、石化、电力等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等非工业行业,企业数量为190多家。
其次,配额分配办法各有考量。目前深圳、上海、北京都是免费发放配额。广东省则较为特殊,实行部分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发放。
此外,宋然平总结,与其他试点城市不同,深圳由于规模工业企业较少,因此允许个人参与碳交易,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北京市对电力和热力以外的企业要求绝对量的减排,并将企业使用的外地电力排放纳入交易范围;上海配额分配设置了鼓励先进企业的“先期减排配额”,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对交易过程进行监管;广东省不仅首个尝试拍卖配额,还将配额总量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布。
全国碳市建设考验地方政府智慧
我国设置碳交易试点的目的,是让7家碳交易试点省市分头探索、自寻路径,最终摸索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碳交易体系。
现在来看,政策的初衷已经初步达成,但即 将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将交易规则、交易价格等都不同的7个试点城市联接融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各个试点城市相互独立,确实会造成很多阻碍。例如,7个碳试点城市已基本上做完或者正在做温室气体核查工作,再加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钢铁、发电等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一个国家,8套核算方法如何执行?因此,需要尽早统一最基本的度量衡,为全国性碳市场的制度设计提供支撑。”宋然平透露,目前已经有试点城市在探讨不同交易市场间相互联接的问题。
此外,配额分配方法若不合理,增加企业的节能减排负担,则可能导致企业搬离试点省份,或者干脆“认罚”消极对待,地方政府也将陷入招商引资难的境况。如何在既保证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又能确保碳交易市场顺畅运行等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郑江灼建议,地方政府在设立交易制度之前,应与企业、业内专家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沟通,将问题摆上桌面将会规避很多可能出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