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风电设备过剩 风电场投资被看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1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70
核心提示:

近日,国家风电政策利好信号不断。继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十二五”第二批风电核准项目计划以及“十二五”风电增补计划等4份通知之后,20日再次集中披露酒泉、包头、赤峰、哈密四地的风电核准项目计划,全年总计核准3268万千瓦。然而,风电政策利好将带来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回暖”,或许言时过早。

“这些审批项目大体都在计划之内,并没有额外增补多少,谈不上政策上的刺激。”山东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风电产业依然是调整期。

“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竞争太激烈,我们现在已经退出了。”26日,山东天融beplay规则 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三融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赵思伟表示,行业内“撤退”的公司逐渐多了起来。

两至三年调整期

“未来两三年都是调整期,明年将会更加困难。风电设备制造依然产能过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林伯强教授直言。据统计,相比去年“十二五”第一批风电核准2883万千瓦,今年核准达3268万千瓦,同比增长13%。核准计划稳中求进,长远来看,是走向健康的产业的利好信息;短期来看,则意味着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急速扩张之后的“寒冬”将不可避免。许崇庆估计,现有的风电设备制造产能是目前市场容量的5倍。“华锐、金风等行业巨头和五大电力集团都有自己的设备企业,其他一些小型企业难免面临淘汰、整合的局面。”

“风电设备制造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大幅下滑,许多公司已经退出。”赵思伟对导报记者介绍,该公司在风电领域的投资已经从设备制造转移至风电场投资开发。其投资开发的山东滨州沾化风电场一期已于去年6月获得核准。

产业分化

“风电产业终端风场将会受益。”林伯强表示,调整期内,设备产业的“寒冬”不可避免,而转型或退出成为必选。从这个角度来看,赵思伟所在公司的战略选择转向风电场投资开发,或许有先见之明。然而,对于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赵思伟 来说,这并不是运气,“我们感受到了设备业竞争压力,看到了发展趋势。”林伯强表示,风电审批越来越重视与电网建设相协调。“电网技术不断改善,接纳能力增强,为风电上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对于风场建设投资是利好信号,也是发展趋势。”这种利好政策促进风电产业分化(设备制造萎缩,风场投资受青睐) 的效果在行业内逐渐显现。“有些设备制造企业已经开始以风机作为固定资产参与风场投资。”许崇庆说。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