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争议多年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在巴南区中坝岛开工。小南海水电站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推荐梯级开发方案的重要枢纽,是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重大能源项目和保障“十三五”能源供应的支撑电源。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要求:“稳步提高重庆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beplay规则 的比重,积极开展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前期工作”。
2、新一轮水电妖魔化来袭 金沙江考察两个版本
社会上围绕水电开发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今年上半年,社会上就有过一次批评、质疑金沙江水电开发的风潮。好在这一期间中国水电学会正好也在搞“西南水电行”,学会的专家和一些媒体的记者考察了金沙江之后,对于某些媒体所传播的谣言给予了一定的揭露。
3、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全面建成 中国水电从追赶世界到领跑全球
2012年7月,三峡电站32台7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三峡工程电站重大装备国产化目标全面实现。依托三峡工程,我国水电装备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跨越了与国外先进企业数十年的差距,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令中国水电骄傲的还不只是三峡,龙滩、小湾、瀑布沟、水布垭、景洪、拉西瓦等一批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之后开工的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我国水电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全面跨越。
4、巨星陨落——著名水利水电专家潘家铮逝世
我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潘家铮,因病于2012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潘家铮院士先后参加和主持过黄坛口、新安江、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指导了龙羊峡、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各地举行吊念活动,中国水电学会发起纪念潘家铮征文活动。
5、三峡从容应对建库以来最大洪峰 温家宝总理考察三峡工程
7月24日晚20时许,峰值达每秒71200立方米的洪水抵达三峡大坝。这是三峡水库成库9年来的最大洪峰。面对特大洪峰,中国三峡集团积极发挥三峡枢纽的防洪削峰功能,有效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三峡枢纽建筑物及左右岸电站机组运行正常。三峡综合效益凸显。8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三峡。
6、《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
8月6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年利用量达到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
2015年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指标是:水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累计并网运行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1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4亿平方米,生物质能利用量5000万吨标准煤。
7、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9月6日,华能糯扎渡水电站首台机组6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正式投产发电。华能糯扎渡水电站是我国已建、在建的第四大水电站,共安装9台单机65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85万千瓦,首台机组比计划工期提前3年投产,9台机组预计2014年完全建成投产。电站动态总投资约611亿元,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239.1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为国家节约956万吨标准煤。其中,“数字大坝”的运用属国内首创。
8、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开工
经过多年的争议,10月29日享有盛誉的“中国水电之母”——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开工仪式29日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吉林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工程新建6台2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保留原三期2台14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7.09亿千瓦时。项目在原大坝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大坝,恢复原电站任务和功能,不改变水库特征水位。届时,丰满峡谷口上将出现“一址两坝”的奇观。
9、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发电
11月5日,我国自主制造的世界最大水轮机组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7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标志着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开始投产发电。
10、锦屏二级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
12月30日,拥有世界最大、最长引水隧洞的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的首台60万千瓦机组正式投产发电。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总投资预计410亿元左右,计划装机60万千瓦机组8台,总装机48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42.3亿千瓦时。该水电站计划于2015年竣工,投产后每年可节约的燃煤消耗,相当于载重五十吨的八米长装载卡车满载排成1808公里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