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最新研究出的磷酸铁锰锂电池,可将能量密度提高60%以上,接近三元材料的水平。紧接着,比亚迪董秘吴经胜就对外宣称,该款电池计划于明年实现量产,将主要应用于比亚迪的自产车辆。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对于这比亚迪的这一技术路线,业内褒贬不一。
突破瓶颈未来光明
事实上,据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于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瓶颈,比亚迪其实一直在进行新电池、新材料的技术研发。显然,磷酸铁锰锂就是其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所谓的磷酸铁锰锂,是在磷酸铁锂路线下的一种改进型材料,用王传福的话说就是“在传统磷酸铁锂材料里面添加锰元素”。
相关资料显示,磷酸锰锂理论容量与磷酸铁锂相同,为170mAh/g,但是它相对于Li+/Li的电极电势为4.1V,远高于磷酸铁锂的3.4V,且位于有机电解液体系的稳定电化学窗口。4.1V的高电位使得磷酸锰锂具有潜在的高能量密度的优点,这也是它相对于磷酸铁锂的最大优势。
“如果磷酸锰锂的实际容量发挥到与磷酸铁锂相同的程度,其能量密度将比磷酸铁锂提高35%,与电压相当的锰酸锂相比,其能量密度也可以提高20%以上。”天津斯特兰副总经理李积刚介绍,其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磷酸铁锂面临的技术瓶颈,一旦实现真正产业化,将会产生巨大的应用前景。
2014年开始,宏濑科技打算与美国陶氏化学在国内寻找合作企业,目的就在于打算磷酸铁锰锂材料的规模化量产。
在这些看好磷酸铁锰锂的企业看来,作为磷酸铁锂的升级材料,磷酸铁锰锂既可以解决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瓶颈,同时还可以解决三元材料价格成本高昂的现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