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说在自主自动变速器市场上突然冒出了这么多“奇葩”,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近些年来中国齿轮与变速器行业、企业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也可用一句谚语———功到自然成来形容。
那么,中国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是怎样修炼而成的呢?对于这一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有着他的见解:在自动变速器所属的零部件领域,中国企业的发展脱离不开其中主要的三种模式———其一是独立模式。即彻底脱离整车厂,这样有利于零部件企业专业化分工,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零部件企业形成和提高产品开发能力;有利于零部件企业吸收外部资本和技术,制定独立的发展战略,为多车型、多厂家配套。其二是专业化模式。通过减少零部件生产的种类以求规模效益。专业化、系列化程度高,技术装备少而精,以降低产品成本。其三是合资模式。中外、中中合资,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所有制合资;特别是民营企业与主机厂合作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在降低成本上将会有一定的优势。
而刚才谈到的两家自主乘用车自动变速器生产企业中,江麓容大是独立与专业化以及中外合作模式的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而盛瑞传动则是中、中、外三方合作的典型合资模式。另外,商用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的法士特也是中外合资模式。自己埋头苦干与借鉴国外技术相结合,三种模式或多种模式的结合在中国自动变速器市场均取得了成功。